APP下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2019-10-21王翠桃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若能将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以生为本,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即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这些几方面的培养重要途径就是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支撑点,而在农村小学教学的实际工作中,“重读轻写”是教学常见的现象,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寻找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一、 以读促写,厚积薄发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量不足,写作则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吸收了一定的信息量,写作才能倾吐自如,左右逢源,做到厚积薄发。

(一) 培养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需从低年级开始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阅读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各级年龄段的特点,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然后让学生在班级里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可以是分享一首诗歌,一个小故事,一些读书的心得等等,让学生找到阅读的动力,从而在班级形成阅读的氛围。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提高写作课有效性的前提。

(二) 视听阅读,充分利用文化熏陶激发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学生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对于小学生而言,低年级学生以视听方式开始阅读之旅,更能保证学生阅读的注意力保持。如可以通过学校广播播放美文作品、经典作品等,让学生多听,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匆匆》《笠翁对韵》等;又或运用多媒体播放阅读视频等等,生动的画面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如讲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桂林的山水》时,可以设计通过文字与视频的意境展现美丽的桂林山水,这样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又或如讲授六年级下册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时,可以布置学生先对文本进行整本书的阅读,然后观看电影《汤姆·索亚历险记》,然后写一篇读后感,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深入阅读,并能练笔。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积累,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有机的关联,没有深度、广度的阅读就没有精彩的写作展示。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教学进度的推进,大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上花时间比重较大。写作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系统性,随意性较强。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深度研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解好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将“读”与“写”教学构建为一个有机关联的教学体系,解决读写分离,顾此失彼,重“读”轻“写”等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要让阅读与写作成为一个有机关联体,就必须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构建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灵活运用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让阅读与写作彼此促进,并驾齐驱。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一) 精读课文,积累写作素材,深挖写作技巧

每一套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都是语文人心血的结晶,里面所选的课文都有值得细细鉴赏的阅读价值,教学上仅仅停留于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未免过于可惜,所以我们在处理教材时,精读课文提高鉴赏阅读审美能力的同时,应注重有关写作方面的挖掘,注重对文中出现的巧妙的写作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如措辞造句、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从读课文延伸到运用文章技巧自己练笔,从理解到运用,从而完成读写的结合教学。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草原》时,教学的设计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让后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做读书笔记,找出一些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如“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此句的比喻修辞,动词运用的生动性等,然后指导学生仿写句子,并把这些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当中去。这样才真正完成读写教学的结合。

(二) 品读课外优秀书籍,熏陶写作文化,提高写作能力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倡海量阅读。小学课本容量有限,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广泛阅读优秀的名著名篇,汲取其中的营养,才能拓展学生读写的空间,拓宽学生的写作眼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古籍,利于学生对传统精神内涵的理解,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利于保证写作时思想的正确性。多读经典小说,间接多了解生活,了解人生,利于提高学生对情感的理解能力。多读美文,利于学生生成语感,增强语言的敏感性。在潜移默化的写作文化熏陶中让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可以在读一篇文章时,引导学生读一类文章或读一个作者的文章,读一段选文时引导学生读整本书或一类书。从点到面,让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有效提升,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如讲授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时,可以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三國演义》,这样学生可以积累书中的典故等,也可以读到小说描写人物时运用的语言、外貌、动作等的精彩语句,了解书中人物的形象塑造技巧等。如此浸润于经典名著的阅读中,在积累的前提下提高写作能力。

(三) 鉴赏优秀作文,营造读写气氛,激发写作热情

学生在读名家作品、经典名篇时或会觉得距离太远,阅读同龄人的作品,特别是本校、本班级同学的优秀作品,更容易建立学习榜样,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如教师可以借助报刊、校刊的资料进行写作分享教学,也可以班级内让同学做“作文”主题的手抄报,出写作主题板报、作文原稿展示等等,让学生通过阅读、互相讨论、点评,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在不断的练笔中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三、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教学联合体,“重读轻写”是现在农村小学教学的常见误区。若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体提高,就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融为一体,才能促使学生语言的构建与运用素养的提高。这也是当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继续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魏长琼.读出新意写出乐趣[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9(2):57-58.

[2]余燕春.基于鉴赏教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8-99.

[3]章凌清.基于文本意识的小学语文阅读思考教学[J].名师在线,2019(4):25-26.

作者简介:

王翠桃,广东省罗定市,广东省罗定市金鸡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