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9-10-21马晓辉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摘要: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得到发展进步。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老师的任务就在于创造一个和谐的、致力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基于上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内容上,应在设计上把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主动建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从其发展趋势看,与传统教学有着明显的变化,它的关键变化是把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主观察、实验与推测,最后自主完成推理并得出结论。这样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依靠学生的记忆能力,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合作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会主动探索是解决创造性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保证。

本文主要研究了探究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策略,希望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贡献。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 探究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而准确的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探索数学知识。如果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经验体验,学习和探索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他们就很难完全的掌握这些知识,良好的探究能力可以使学生保持有效的学习状态,因此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也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 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不夸张地说,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就在学习的路上成功了一半。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将与我们周围的人产生互动,向他人解释我们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想法。这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因此,具有良好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 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培养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已经阐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群体中具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学生的相互学习。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以及团体之间的合作。对于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如果你长期处于个人竞争学习状态,那么容易变得自私,狭隘和不善交际,对团队合作无动于衷。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将个人的竞争变为团队的对抗,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不同,互相取长补短。它可以弥补教师面临的困难,许多学生和教师的短缺。实现让每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二) 注重实践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形式可以让学生参与。比较常用的有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在教授“圆周长”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指导学生:①展示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操作,在黑板上使用圆规画一个圆,对圆形产生感性认知。②自己做实验。学生们开始操作并拿出准备的三个圆形(学生被要求用纸板制作三个不同直径的圆圈),然后用准备好的三个圆分别在尺子上滚动一圈。③学生独立活动。在学生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后,让他们自主讨论,根据自己对圆的周长和直径关系的研究结果展开头脑风暴。④归纳讨论结果。无论圆的大小如何,圆的周长始终是其直径长度的三倍以上。因此,圆的圆周:直径得出的结果超过三倍。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值,我们称之为圆周率。⑤自行推导圆的周长公式。通过多媒体信息传输,学生可以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这种指导性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意识到教学过程是与教师一起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每个人都展示他们的专长和研究结果,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优秀学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周长计算方法还提高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

(三) 深挖课本功能,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教科书是教学和学习的基础。由于教材实例最具代表性,应在教学中充分探索应用功能,通过多个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在多种解决方案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度。在问题的多种解答角度中培养学生多变而独立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能力。在进行数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提出提干,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而后教师更改题干中的部分内容,再进行上述问题的提问。这样可以令学生自己发现原始问题和改编问题的区别,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自己学会改编问题并进行解答。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学的过程中已经从传统的教师授课变成教师引导,与学生共同研究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不仅把教材中的内容在研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还要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内涵。把学生当作探究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组织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自身能力。這样才能真正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使学生的参与更加积极有效,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生动,活泼,积极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明甡,关文倍.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党教学实施[M].北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孔锴.当代教宵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闫勋才.打造深度课堂[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马晓辉,辽宁省盘锦市,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迎宾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