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教学手段相融合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实践

2019-10-21李晓红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探究教学

摘要:随着新一轮大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改革,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效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有了较好的体现,大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也明显高涨,这是一个好的信号,我们每一位大学计算机教师都应该继续沿着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不断地推进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改革,全面的改进和完善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教学。本文将基于新教学理念,就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效能的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新教学理念;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

新课改孕育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锻造了新的教学模式,我们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这显然是大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一个质的飞跃,大学计算机教师要积极的领会新教学理念的主旨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让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充满勃勃生机,为学生计算机专业储备的提升和计算机综合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分层化教学,照顾学生的差异性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机知识储备情况等存在很大的不同,导致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计算机教师要积极的重视起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并开展分层化的教学,积极的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让计算机基础课堂充满教师温馨和人性化的关怀。

例如,在学习“中央处理器”模块内容时,计算机教师可以开展分层化的教学。其一,分层。计算机教师应当积极地通过课堂评价和学生导员的沟通等多种途径,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储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较为准确地将学生进行层次的定位和划分,为分层教学打好基础。其二,分层任务布置。计算机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的不同,为其设置分层化的学习任务,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學生,任务可以设置为:①了解运算器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主要功能;②理解控制器的分类、基本组成和组合逻辑;③了解CPU的作用和性能等,对于学生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教师不妨为其设置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的学习任务,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三,分层指导。教师应积极的根据学生特点和任务布置,给予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指导,让学生在分层化的教学中不断地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二、 合作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合作化学习是让学生在课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对教师布置的探究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较为契合新的教学理念的,也可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全面的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然有助于课堂学习氛围的浓厚,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借助合作化学习,全面的带动学生的参与性。

例如,在学习“存储器”模块内容时,计算机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合作化学习,其一,分组。小组的划分应该遵循互补性、均衡性及自愿性,也就是将不同性格、学习能力、性别的学生进行灵活性的搭配,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要让每个小组实力相对均衡,并在小组划分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让合理的小组划分为高效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其二,分配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应该具有价值性、概括性与针对性,如:①存储器有哪些层次;②Cache技术的原理是什么;③主存储器有什么特点等等,让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探究问题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其三,讨论。计算机教师要积极的让每一名大学生参与到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之中,而教师应做好答疑解惑、维持秩序等工作,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开展。

三、 多元化评价,补足学生的薄弱处

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教学评价由单一式评价转向多元化的评价,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断的补足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的薄弱环节。

例如,在学习了“输入输出硬件”模块知识后,计算机教师可引导开展多元化评价。其一,学生自评。如学生A称,在学习了本节课后,其对于总线与接口以及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但对于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了解的还不够透彻,需要继续学习。其二,学生互评。如学生B评价学生A称,A同学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地发言,表现也比较好,但有时可能会过于活跃,影响到其他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其三,教师评价,如对于A同学基本掌握了“输入输出硬件”模块知识内容给予鼓励,对于其在该模块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分析和解决,并委婉的提醒这位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中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四、 总结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理念为大学计算基础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计算机教师要积极的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以新课改为主要的契机,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积极地开展分层化教学、合作化学习、多元化评价,全面地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补足学生学习的薄弱处,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高质又高效,不断地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巩固。

参考文献:

[1]高昱.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未来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7):250-252.

[2]蒲茜.浅析新课改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考核制度改革[J].职业,2010(15):58.

作者简介:

李晓红,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探究教学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