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9-10-21张雅婷
张雅婷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差异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这一原则说明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教师应当从各个角度观察了解幼儿,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认识到不同的幼儿的不同特点对孩子公平对待。每个幼儿都会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应该多发现他的优点,并从他的优点出发,去引导他提升他的其他方面。
在平时带班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总会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小朋友,对那些平时在生活中比较活泼的小朋友,关注较少,有时候还会去点名提醒他们。我们班在过渡环节经常会请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带小朋友做一些学过的手指游戏或者一些简单的律动,我经常会请一些在集体面前可以大胆发言的小朋友,这样一来大胆的小朋友得到的锻炼就更多,而平时说话声音较小,不敢在集体面前发言的小朋友,他们鍛炼的机会就更少一点,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在这一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个体差异也会越来越大。作为老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孩子,给每个孩子提供机会,来帮助他得到发展。
在一次手工活动中,老师请小朋友们用超轻黏土来做小鱼,班里有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做的特别好看,而能力弱的小朋友,做的就会稍微差一些,我在进行个别指导的时候,对于那些能力稍弱的小朋友,我会耐心的讲解如何做小鱼的各个部位,看到他们的一点儿进步就鼓励他们。在所有小朋友做完,进行点评的时候,我没有像平时那样选择几个做的好的作品,请小朋友上前分享讲述,这一次,我给限定了时间请小朋友轮流上前进行分享讲述,并且在每一位小朋友讲述结束后,所有的小朋友要鼓掌。这样每一位小朋友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作品,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朋友给他鼓掌时,也提升了他的自信心,每个小朋友还能知道每个小朋友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倾听能力。
这一个小小的变动,就会帮助孩子有一定的发展,不会因为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老师也不会请我上前去分享而丧失信心。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不同幼儿在不同发展领域的差异性,不要求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做那么好,我们要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要,注重给予他们不同的关爱和教育方法来帮助他们,让每个幼儿一定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