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2019-10-21杜丽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色盲放射性创设

杜丽芬

一、恰选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例如,在讲授高二第二章第三节“细胞的癌变”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了解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学习,体验和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物教材的“问题探讨”“资料分析”“技能训练”以及“拓展题”专栏均设计了很多值得探究、引人思考的实例,教学中如能运用得法借助生活实际,创设实用型问题情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善用学生的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矛盾型问题指提示教学内容相关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有意识的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发,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提问。例如,我在讲完“顶端优势”后,我向学生提出:“果树修剪、棉花适时打顶为什么能提高产量?”学生议论得出:果树修剪、棉花打顶是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使侧枝生长良好。接着我乘胜追问:“所有植物都要打破顶端优势吗?”学生思考片刻后,有同学问:“松树、杉树长到一定高度打顶,会获得高大的木材吗?”通过这样有意制造冲突,引起学生争论,可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撞击,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进一步激发,深化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巧用学生认知规律,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

阶梯型问题情境,就是将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的设置一系列问题的教学情境,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仍难以理解有关问题时设置的。这样的问题,启发性和逻辑性符合认识规律和学生认识心理,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必修2“伴性遗传”,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自主探究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家系图作为探究对象,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了层层递进的问题串,供学生自主探究。

(1)家系中患病者在性别上有什么特点?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2)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3)Ⅰ代中的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4)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却没有表现出色盲?(5)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是否一定只有男性才患色盲?为什么?(6)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是什么?

通过一连串的发问,将学生带入一个不断探索的情境中,引导他们自觉地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方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和统一,提高了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四、活用教材经典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科学史是培养生物素养的好材料,将高中生物教材中经典实验的过程设置成问题串更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比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设计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思维延伸: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的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问题1:理论上上层液体放射性应为0,其原因是什么?

问题2:实验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误差,其可能原因是什么?问题3: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

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层液体放射性含量如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问题4:实验中,如有一部分噬菌体未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

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

对于这个经典实验,其过程和理论结果,课本上都有。但实驗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学生却很少能留意思考,教材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经过设疑,变成了一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很有帮助。

五、善用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已学的生物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掌握探究生物学知识的方法。例如,在做“观察植物的细胞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我除了准备好书上要求的30%蔗糖溶液,另外再准备5%、60%蔗糖溶液,还可以准备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再把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让组内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分开来做,再轮流观察,最后把各自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讨论、比较、分析,从而正确得出结论。即便实验不能很好地完成或得不到正确的结论,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也会分析其中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等实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

六、恰引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体现时代性。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际、现代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课题紧密联系,强调科学知识对解决当前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应用价值。学习“病毒”知识时,我引用“埃博拉病毒”“HIV”“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病毒”;学习“DNA”知识时,我引用过热点新闻“美军抓获萨达姆时,如何辨明真假?”也引用过社会新闻“医院抱错孩子的事件”。引社会热点入生物课堂,必能让教学紧跟时代脉搏,必能创设出新颖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贯穿课堂始终,创设方法也多种多样。为了让学生主动的学、积极的想,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多贴近教材,多贴近学生,多贴近生活。“只有入境、才能生情”,因此,教师应积极寻找合理、恰当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生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舞台。

猜你喜欢

色盲放射性创设
乌克兰两处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受损尚未造成放射性泄露
创设未来
色盲是怎么回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黄真的是色盲吗?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
不同检测时长对粉煤灰砌块放射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色盲
查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