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10-21段开峰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质量

段开峰

摘 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较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此,我国经济较发达且交通拥堵城市兴建及地铁,以缓解交通压力。地铁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基础性建设,不但起到缓解交通压力效果,而且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更是城市化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这就要求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技术合理运行,保障施工质量。对地铁施工的主要控制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讨了地铁施工技术的控制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重点讨论了地铁施工技术控制的完善措施,以期为地铁工程的顺利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改进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其中交通压力问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尤为凸显,为了使城市平稳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城市交通压力问题。地铁与其他交通设施相比有较大优点,比如节能环保、速度快以及效率高等,并且地铁运行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且可提升城市格局。因此,21世纪我国加大了地铁建设投资力度,使地铁项目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地铁建设较为特殊,对建设质量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控制,以提升地铁质量。

2 地铁施工的特点

地铁项目建设由于工程量较大且工期长,施工期间需要不同单位、部门合作完成,且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施工前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和要点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另外,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是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由于地质条件差异大、地下水位高低不同,必须保证围护结构和支护的施工质量,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出现涌水涌砂或者坍塌事故,或导致周边建、构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开裂[1]。

3 地铁施工技术的控制问题

3.1 施工技术管理不规范

地铁施工技术是关系到整个地铁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够或责任心不强,可能出现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技术交底不到位的情况。加之目前我国地铁施工人员多以农民工为主,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慢,无法胜任较为专业的技术工作,并且很少有技术培训的机会,无法从根本上对作业内容进行真正把握。如果出现基坑支护不到位、降水设计不合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混凝土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容易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给企业和社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

3.2 施工技术和方法分析不系统

在地铁施工中,没有将技术和方法放到系统的体系和科学机制中加以分析和研讨,无法系统而全面地考虑地铁施工的影响因素,使得技术和方法应用出现不适应、不搭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地铁实际施工进程,造成地铁施工技术和方法缺乏安全和经济保障,实施的地铁施工技术和方法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隐患。

3.3 渗漏与裂缝问题

相比于其它工程而言,地铁中所使用的混凝土结构在尺寸方面普遍偏大,因此会出现一定的变形现象。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综合考量施工要求,而后对变形缝做以合理的设置。变形缝处理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材料有填缝板以及止水带,此外还应当注重填充质量,否则也会引发渗水现象。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于地铁工程中,在进行浇注时最为常见的方法则是分段浇筑法,虽然此方法具有一定优越性,但却容易出现解封凹槽,如果此结构与水相遇,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大幅膨胀,还会对粘结力造成影响,最终出现纵向施工缝。不仅如此,混凝土结构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钢板封条,如果该结构发生脱落现象,将会对止水带造化影响,最终削减保护效果。不仅于此,这一问题还会伴随裂缝的出现,而这也是引发渗漏水现象的原因之一。

3.4 混凝土配比技术问题

受混凝土非均匀性的影响,如果该结构出现裂缝,将会直接引发渗漏水现象。综合实际经验以及研究总结可知,渗水现象与混凝土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可变现为两方面:其一,当混凝土中的粉砂比例较高时,会提升出现渗水现象的可能性,这也是地铁工程中渗漏水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其二,当骨料中的含泥量比例较高时,也会引发渗漏水现象,这大多与施工人员有关,即在配料时没有将各类材料控制在合理比例之中[3]。

4 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的改进措施

4.1 狠抓施工技术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首先在施工前按照设计认真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严把方案编制、审核、论证、批准关,确保能有效指导施工,从根源上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其次是根据不同工序,依据施工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交底和岗前技术培训,让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最后是重视技术创新工作,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等提高施工质量、安全和效益。

4.2 对于渗漏及裂缝问题的改进措施

(1)通常情况下,当出现渗漏水现象时,在采用封槽与封面相结合方式加以解决的基础上,还可以辅助使用注浆堵漏方式,如此一来可以均衡结构的刚性与柔性。当采用注浆堵漏方式后,可以将保浆液充分填入缝隙与各规格的毛细孔中,进而实现较好的渗水通道封闭效果,此外地下水可以依靠浆液进而实现高效的置换效果。在槽体等结构的临时封堵工作中,应当以填堵效果显著的材料为佳。若所采用的填堵材料在防水耐久性方面能力偏弱,在施工之后应当对其表面进行均匀涂抹防水材料处理,如此一来可以兼顾“堵”与“防”这两方面。

(2)①堵漏材料的选择标准。堵漏材料的选材原则有三点:凝固速度快、抗渗水平好、强度大。②防水材料的选择标准。防水材料的选材原则有五点:防渗水平高、抗腐蚀能力强、耐久性良好、兼具强度与黏着力、环保无污染。③注浆堵漏材料的选择标准。关于注浆堵漏材料的选材,应当在拥有一定强度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大的刚性。综合对比各类材料的实际效果,最为优越的当属环氧树脂类材料,它们的强度高和耐久性好,同时可灌性优良,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止水效果,最大程度降低渗漏事故[4]。

4.3 对于混凝土配比问题的改进措施

混凝土混合技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材料选择不合理、材料质量低、不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配比不合理等。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比例对它的影响最大。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在地铁施工前进行混凝土的比例测试,并确保所有的技术参数符合要求的比例。随后,要对比例应该严格按照比例进行检查,然后进行具体的比例操作。同时,在混合过程中,根据设计参数和要求,所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在耐久性和防水方面满足了地铁施工的要求。

5 结语

地铁建设不仅节省了路面道路空间,还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现阶段随着地铁施工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施工部门需要从地铁工程实际建设要求出发,在施工中逐步强化地铁施工技术,强化地铁施工技术的应用,解决施工技术控制问题,以此提升地铁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鄢忠秀.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31.

[2] 邓涛.关于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与措施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133~134.

[3] 江鹏.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147.

[4] 朱旬.关于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与措施的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70.

猜你喜欢

混凝土材料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可爱的小瓢虫
混凝土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