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技术分析

2019-10-21齐跃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止水带现象混凝土

齐跃

摘 要: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地铁在各大城市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地铁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在不占据地表空间的同时还具有承载量大的特点。但地铁在施工时所面临的质量因素较为复杂,同时各程度的渗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了避免渗水现象,防止渗水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对渗水的原因做以分析,并采取科学的防水技术。

关键词:地铁施工;防水技术;应用

1 引言

地铁车站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地铁车站的使用寿命较长,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其功能应当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防水设施的建设,更应当做好充分的設计,保证防水性能良好,保证地铁的质量和使用年限。对于防水施工中的每一道程序都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保证地铁车站顺利投入使用。

2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渗漏水原因

2.1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冷缩干缩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大量的水用于地铁施工建设,且因地铁地铁防护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在凝结之后,遇到周围温度的变化影响,会产生热涨冷缩现象,在过度膨胀时会产生细微的裂缝,导致漏水、渗水问题的出现,当周围环境湿润和干燥并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干缩现象,产生细微裂缝,导致渗水、漏水现象出现。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剩余的水分的蒸发,导致钢筋混凝土材料中产生较多细小的渗水通道,水分就是通过这些通道进入建筑物,产生影响施工质量的渗水漏水现象。此外,地铁的施工建设一部分属于地下作业,由于施工环境所限,难以照顾到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一部分细节问题的出现也会导致通水孔洞的出现。

2.2 变形缝和施工缝

相比于其它工程而言,地铁中所使用的混凝土结构在尺寸方面普遍偏大,因此会出现一定的变形现象。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综合考量施工要求,而后对变形缝做以合理的设置。变形缝处理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材料有填缝板以及止水带,此外还应当注重填充质量,否则也会引发渗水现象。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于地铁工程中,在进行浇注时最为常见的方法则是分段浇筑法,虽然此方法具有一定优越性,但却容易出现解封凹槽,如果此结构与水相遇,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大幅膨胀,还会对粘结力造成影响,最终出现纵向施工缝。不仅如此,混凝土结构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钢板封条,如果该结构发生脱落现象,将会对止水带造化影响,最终削减保护效果。不仅于此,这一问题还会伴随裂缝的出现,而这也是引发渗漏水现象的原因之一。

3 地铁防水技术的施工原则

首先,地铁车站的建设不仅要全封闭,还要便于排水,要按照施工的要求和周围的施工环境,确定防水措施,保证不漏水、不渗水,总体上讲要以预防为主,防水和排水相结合,选择优质施工材料,保证防水功能的完备。

其次,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需要用到钢筋混凝土,此时围护结构应当具备较强的防水性能,从根本上防止水分的渗入,实现长期性的防水。要对施工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决定是否采用防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标号等,采用之后应当保证两者的匹配度。

再次,要合理确定变形缝的使用方式,根据项目的施工要求决定怎样进行设计,并确定施工缝的设置方式。混凝土收缩的过程中会加大地铁结构的压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施工缝的密度应当保持适中,对于变形缝、施工缝等较为特殊的结构尤其应当注意防水。

最后,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材料应当具备耐腐蚀、耐酸碱、防水等特性,各个防水部分的施工要具有连接性,防止因为裂缝而导致渗水。为了使得工程施工符合技术标准,对于地下水位要进行降、排、堵等,通过各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有效实现地铁车站的防水性能。

4 地铁施工过程中防水技术的应用

4.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即通过改善混凝土成分,提高浇筑质量和密实度,达到自身防水的效果。该技术要求混凝土材料配置过程中,按照防水设计标准要求选用材料,减少膨胀剂、减水剂,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渗水、漏水现象发生;混凝土材料配置完成后,要求在浇筑阶段保证浇筑质量和材料密度,需使用缓冲剂;在混凝土定型后,为了防止混凝土由于周围环境的冷热和干湿变化造成的膨胀收缩,需要经常进行保温养护和保湿养护,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若发现管片出现裂缝,立即进行注浆处理,使之符合防水要求。

4.2 变形缝和施工缝防水技术

受地铁工程特殊性的影响,由各类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普遍偏多,关于“十缝九漏”在地铁工程中已经屡见不鲜,由此也不难得知地铁工程中渗漏水现象的普遍性与多发性。为了尽可能降低此现象的出现,应当充分做好变形缝处理工作。于设计阶段而言,应当充分考虑柔性防水层的设计,以连续法为基础展开铺设工作。在实际铺设中,防水层数量应当以二层为佳。在完成结构外侧的背贴式止水带施工后,应当充分确保其表面齿轮口具有高度进度的咬合程度。

施工者在实际防水处理过程中,应当敏锐地洞察工程的实际状况,并遵循如下几点要求:其一,在钢板腻子材料的选取上应当讲求科学性原则,在进行施工缝处理时,工作人员应当在充分熟悉和掌握现场状况的基础上选定最佳的钢板腻子类型。除了类型外,还应当对其规格以及性能做出综合考量。在操作过程中,不可出现裂缝以及气泡等不合乎工程要求的现象,在进行施工缝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增强缝之间的平整度,搭接长度不得低于10米。其二,将止水带宽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由于工程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止水带的安装工作中需要综合分析实际情况,做出适度调整,采用最合理的方法展开。在工序上,首先需要将止水带埋至缝隙中,而后才可以展开浇注施工,此过程应当控制止水带宽带处于一半状态。其三,最大限度防止跑模现象的出现,施工过程中一旦碰到杂物,无论其类型与大小如何,都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清除处理,只有确保干净无杂物后方可展开插入行振捣处理,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升,后续渗漏水现象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4.3 盾构法修建隧道的接缝防水技术

纵观当下国内地铁施工现状,盾构法已经被普遍使用到其中,这种方法能够达到衬砌接缝处理效果,使得工程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水能力。然而,各程度的渗漏水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在于管片接缝处的密封热不具备优良的变形量,同时管片在设计水平上也稍显弱后,因此会降低盾构法所带来的实际应用效果。

4.4 做好结构抗渗

一般选用抗渗级别为S8防水型混凝上浇筑车站外包结构,侧墙主筋保护层厚度迎土面为70mm,背土面为50mm。施工缝使用结晶型防水材料进行涂抹,渗漏严重的施⊥缝处预埋注浆管进行注浆处理。

5 结语

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渗漏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从业者,亟待给予有效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进步显著,地铁施工项目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想实现地铁施工中防水技术的突破,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应该保证工程施工的规范性,保证施工设计人员的素质,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地铁施工项目的创新和发展,实现建筑业的繁荣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彭冠锋.地铁工程渗漏水处理技术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2):130.

[2] 韩双.探讨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低碳世界,2017(15):214~215.

[3] 王忠岭.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7(4):88~89.

[4] 孙旭,黄伟.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探讨[J].珠江水运,2017(8):65~66.

猜你喜欢

止水带现象混凝土
主体结构与止水带同步施工新方法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超长结构地下室沉降缝止水带裂缝的处理技术
混凝土
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探讨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