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探究

2019-10-21徐玲玲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应用

徐玲玲

摘 要:本文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基本概念,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进行了介绍,同时还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1 前言

当前城市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如何有效缓解能源匮乏,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设计。

2 绿色建筑设计基本概念

从专业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就是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采取一系列专业技术手段,在满足实际能源与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强化建筑节能环保效果,为人们营造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能缓解环境污染。专业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环节,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构建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建筑体系。而要想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高效落实,先要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生态相互结合,合理应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促进现有资源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建造工程,或多或少都会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损伤,故倡导绿色建筑设计势在必行。

3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始终围绕“四节一环保”的要求进行,除此以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地域适用性原则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和人文特质千差万别,应密切结合所在地域的特点,分析、总结和吸纳地域传统建筑应对资源和环境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策略。绿色建筑设计要区別对待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地域特征紧密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标准和技术导则,选择匹配的技术。

3.2 单体和系统的协调性原则

绿色建筑是建筑个体与外界环境及设备工程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特征,构成系统的各相关要素关联耦合、并协同配合以实现高效、可持续、最优的效果和运营机制。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行使用及最终拆除,构成一个全寿命期。绿色建筑设计是考虑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专业领域交叉、配合并相互关联支撑的系统工程。同时,区别于传统建筑设计方法,按照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设计方法,首先需要明确性能目标,然后确定最优设计技术路线,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路线需要整体考虑建设全过程的系统协调,将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实际效果渗透到建筑全寿命期当中,以满足单体与系统均达到相应的绿色性能目标要求。

3.3 增量成本经济性原则

将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划分为前期增量成本和绿色技术增量成本两个部分,采用绿色建筑成本与基准建筑成本之间的差值来进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计算。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7 类指标组成,其增量成本也主要由这7 个方面产生。基于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计算的整体设计方法,能够实现优先采用被动式绿色技术,并按性能目标要求补充主动式技术或主、被动式技术相互补偿,协同运行的方式,由此确保所设计的绿色建筑体系具有合理的成本控制及高效的经济运营方案。

4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4.1 加强绿色环保的低碳材料的使用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低碳建筑的基础,只有保证建筑材料的节能低碳,才能实现建筑的绿色环保。绿色材料指的是生态材料,这样的材料不具有污染性、放射性,和传统的材料相比较,具有保护人身体健康的优势。在选择绿色材料的时候,要选择质量高、能耗低、耐久性强的材料,方便管理。在满足建筑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在设计时使用节能低碳材料,比如说在保温施工过程中使用发泡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玻璃棉等,还可以利用空心砌砖、空心粘土砖和粉煤灰混凝土等节能材料来进行墙体砌筑,这些材料能耗小,而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低;其次是在设计时尽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的现象,实现材料的合理配置。

使用由可再生原材料的循环材料,可以减少固体垃圾的堆积,降低能耗,节约自然资源。以“生态房屋”为例,和传统的房屋建筑相比较,生态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达90%。在设计中,使用了框架钢结构及装配式板,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装配式板还具有保温、隔热等性能,减少了取暖和空调能耗。

4.2 以科学、绿色、环保为出发

绿色建筑重点在于“绿色”,所以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要做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建筑经济可行。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选择还是建设工程对土地、水源等资源的消耗,都要具备遵循高效生产利用原则,保证低耗、低排的进行生产,通过这一原则在设计上要减少一次能源的损耗。满足人们身心需求、使日常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开展和有效使用是人们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绿色建筑在设计中要注重科学、绿色、环保,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对材料、隔音、通透、采光上保证低污染、高环保、无公害。绿色设计需要借助自然因素,最大程度的做到自然通风,通透性上保持良好通风。以世博馆为例,世博馆的自然通风系统设计凸显出了绿色理念。馆内的通风口安放在门廊处,在空气进入后,通过底板下的风道,以辐射状,分散到大厅的各个区域内,然后通过馆内顶部的中空区域排到室外。自然采光是低碳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在设计时主要分为主动的自然采光系统和被动的自然采光系统,自然采光主要就是将太阳作为光源,有效的利用太阳光进行照明和其他环节,减少对人造光源的依赖,使用LED 等新型电子光源技术,减少电耗和普通灯管寿命短造成的资源浪费。在低碳采光设计时要注重建筑的位置选择,保证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设置合理,不能形成相互间的遮光现象;其次是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要尽量的将窗户对准阳光的照射方向,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要尽量减少周围障碍物对采光的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建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维护生态结构和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健康性。因此,将低碳设计的理念进行深入的了解,从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来增强低碳节能的效果,尊重自然科学、注重可持续发展应用、降低资源消耗、倡导绿色生活。

参考文献:

[1] 商志超.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69~71.

[2] 叶世碧.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6(17):32~35.

[3] 刘凯英,田慧峰.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J].施工技术,2014(4):60~62.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应用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思路的运用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讨论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