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说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

2019-10-21高红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文学

高红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自此,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我国,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这是整个教育和各个学科的共同目标。本文探讨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重点探讨了在“文学圈”阅读教学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能性,并且以《典范英语》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因为只有落实到教学实践,学科核心素养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理解、感知和体悟目标语言文化的过程。为了实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

语言能力涵盖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同时还包括语言交际的知识与策略。文化品格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品质是指与英语学习相关联的思维特性,形成英语思维习惯,发展多元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强调英语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的意识和潜能。

2. 在“文学圈”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能性

近年来“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在国外母語阅读教学中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受到了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者的关注。这种阅读教学活动融民主与多元为一体,不仅尊重学生们的自由表达和独特见解,而且关注他们在学习和展示活动中的情感、创造力、交流合作与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1理论基础

人们对“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这一概念的普遍关注来源于1994年Harvey Daniels一本书的问世。书名为《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里的声音与选择》(Literature Circles—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根据Harvey Daniels的界定,在“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们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组成临时性的阅读小组即“文学圈”。圈内的小组成员阅读同样的故事、小说或者其他文学作品,然后共同决定对阅读材料要讨论的内容。每一位成员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的特定角色与职责进行准备,或设计作业纸或填写讨论提纲,共同完成对阅读材料的讨论之后,成员们会以一定的方式展示讨论中的精华,分享阅读感受。此时,临时小组解散,学生们会选择其他阅读材料,进入下一轮的“文学圈”。

2.2在“文学圈”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2.1“文学圈”阅读的整合性原则为发展语言能力搭建平台

“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强调阅读材料的完整性,圈内成员通常都会选择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讨论、评价和展示。因为人的语言发展,尤其是词汇知识的发展,与其文学经验的多寡关系密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英文作品或者故事的“文学圈”阅读,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但语言能力并不仅仅包括语言知识,还包括在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学圈”阅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阅读的层面,而是把情境、意义建构和交流这些要素加以整合,在圈内通过小组成员不同的角色和职责,以阅读、讨论、日志等多种形式解读和分析文本,在此基础上生成自己的认识,在组内进行交流,实现了对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自然整合,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搭建了有效平台。

2.2.2“文学圈”中教师的阅读参与为发展文化品格提供助力

“文学圈”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的阅读、交流和展示活动,但是教师的阅读参与也不可或缺。文化品格的培养要符合阶段性的原则,所以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特点是教师作为指导者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符合他们认知能力的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们才能进行有效阅读,才能解释、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态度。教师作为有效阅读的促进者角色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透彻理解帮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他们会自然地与文本和作者展开交流,用自己的价值观对作品中表达的美丑、善恶进行评判,同时也会受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2.2.3“文学圈”阅读活动的多样性为促进思维品质发展提供可能

首先圈内成员需要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各类作品或者文本进行分类、分析、综合和比较,说出不同文本各自的特征或者优缺点,最终确定圈内共同的阅读文本,发展了他们分析、综合和比较的思维能力。接下来,圈内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进行独立的、有目的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成员们总结段落大意、说明因果关系、向同伴解释抽象概念、进行归纳整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文本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他们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讨论过程中,给同伴提供反馈、说明个人阅读的情绪体验、完成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们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和内省性。

2.2.4“文学圈”阅读的自主性原则为促进学习能力发展提供条件

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们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因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教材、学习模式以及评价手段只能照单全收,慢慢地,学生们丧失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更无从谈起。但是在“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中学习是个积极参与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为从阅读材料的选择、“文学圈”的组合、阅读任务的分配到阅读效果的评价,学生是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评价者和最终的受益者。只有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时,他们才会觉得语言学习是一件有趣味的事情,才会喜欢主动去获取所需知识,并运用所学语言去读、去写、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真正了解和体会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为实现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可能。

3. 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典范英语》为例,展示“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3.1阅读材料分析

《典范英语》符合语言习得的三个要素:可理解、有意思和信息量大。它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作的生动有趣又极富内涵的小故事,所以学生对这些英语阅读材料的习得是积极主动的,构成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同时,《典范英语》中的小故事符合“文学圈”阅读模式对阅读材料完整性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可以达到“整进整出”。《典范英语》作为英国学生学习母语的材料,体现了地道的英语文化,而且这种材料不以“语法”为纲,而是学生的“精神世界”为重,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所以学生有机会接触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且在多样的阅读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

3.1.1教学流程

(1)组建阅读小组即“文学圈”

同学们通过自主选择,组成了临时的阅读小组,然后组内进行角色分工。讨论指导者是Peter,插图画家是Grace,联结者是Eric,词语丰富者是William,文学能手是Suzy,记录编辑者是Cherry。

(2)阅读并理解故事

《典范英语》8中Here Comes Trouble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Trudy Hubble的小女孩,同学们都称她为trouble,因为她总是笨手笨脚,她的妈妈甚至她自己都是如此界定的。但是Trudy在一位很优雅的老妇人Mrs.

Willow的帮助下,找到了方法来改变别人对她的刻板印象和她对自己的自我否定。

(3)根据职责分工,讨论阅读材料

Step 1:插图画家Grace通过制作PPT并结合书中的插图对故事情节进行了阐述。

【设计意图】确保组内成员理解故事大意,因为任何对故事的分析、解读和讨论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Step 2:词语丰富者William找出了一系列他认为重要的词汇和同伴分享,他首先通过英汉互译、英英释义和肢体语言对stick out, knock over, trip over, mutter, fall over,glide on to the bus, step on to the pavement等词汇进行了解释,并且说明选择这些词的理由:Trudy从笨手笨脚到优雅从容的行为表现。

【设计意图】为同伴对细节的理解掃清阅读障碍,帮助同伴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Step 3:文学能手Suzy针对故事中描述Mrs. Willow像她的房子、Trudy认为自己是丑小鸭、Mrs. Willow说Trudy是一只真正的天鹅等修辞手法和同伴进行了交流。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同伴们分享了ugly duckling的出处。

【设计意图】作为原汁原味的英语母语学习材料,对故事中文化因素的理解和感悟是“文学圈”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Step 4: 讨论指导者Peter提出了会引发组员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rudys family? Which character do you dislike most? What kind of person is Mrs. Willow?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cure”?

Peter还针对第四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故事中的cold cure是一个引子,作者的目的是引出后文的swan cure,要相信自己,才能真正有所改变。

Step 5: 联结者Eric通过故事中Trudy的表现联想到了有相似行为的同学,并提出了如下问题,如If there is someone like Trudy in our class, what will you do to him/her and what will the teachers do? Are you stereotyped by your teachers, friends or parents?

【设计意图】阅读与思维密不可分,通过思考和讨论Step 4和Step 5中的问题,组内成员会说明因果关系,对抽象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发展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的开放性与创造性。

Step 6: 记录编辑者Cherry在讨论结束后复述小组成员讨论的要点,并做后期的编辑和整理工作。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是“文学圈”阅读的真正主人,作为记录者,能够编辑并保留小组合作的成果有利于获得阅读的成功体验,提高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束语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教育改革确立了发展方向。“文学圈”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交流展示为每一位同学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得到发展。同时“文学圈”阅读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激发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了他们的独立人格与自信,最终实现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目标。

[1]程晓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5):7-14.

[2]程晓堂,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5):79-86.

[3]黄宏震. 以“文学圈”阅读方式促进英语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4(5):37-40.

[4]姚家锐. 文学圈教法初探[D]. 杭州: 浙江师范大学, 2009.

(作者单位:常熟国际学校)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文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文学小说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