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9-10-21张彩艳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高校

张彩艳

摘 要: 近年来,因为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了一些恶性行为比如逃课,辍学,出走,自闭,校园犯罪等的出现。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国在校生中有 20.33%—25.63% 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能用之才,成为社会和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尤为重要。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上出现的问题。但是当前各高校辅导员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完善。因此,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目前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来开展,其他各学院辅导员协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新生的心理普测工作;在特定时期要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排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紧缺,心理问题学生初步咨询和后续跟踪工作都成为普通辅导员的职责,起到协助管理的作用。辅导员负责突发事件上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委派专业心理老师进行危机干预。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辅导员是心理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桥梁纽带。辅导员扮演着心理危机“事件发现者”的角色和心理危机“处理过程参与者”的角色,要时刻将危机预防理念、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中。对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分析,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有针对性沟通,关注关键时期的重点对象,转介无法处理的个案和争取学校和家长的配合支持等。

2、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辅导员队伍日趋年轻化,辅导员的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亲密度较高。师生之间成长时代背景差异较小,沟通起来隔阂较少,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以寻求支持和帮助。这就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诸多优势。

三、高校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不足。据调查,大多数辅导员没有系统学习心理学,没有对心理学知识的系统专项培训,缺乏必要的心理科学知识,也缺乏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有时甚至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误认为是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在对待和处理学生问题尤其是心理障碍和疾病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说教沟通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因此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是影响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广度和深度的重要因素。

2、辅导员的工作繁杂。据刘雨芙,吴长曼对北京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调查统计,我们大多数辅导员工作中,事务性工作约占 34%,党建工作约占 21%,团建工作约占23%,学风建设约占14%,心理健康教育约占 4%,就业工作约占 2%,社会实践占约 2%,心理健康教育只占4%。由此可见,辅导员每天工作已经被其他工作覆盖,事情杂而琐碎,多数辅导员除了在应付日常事务性学生管理工作之外,无力再思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也仅仅通过营造班级氛围、班级文化、师生关系等途径来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无意识无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少系统性、规范性,流于表面,收效甚微。

3、辅导员职业倦怠感明显,发展前景模糊。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最亲密接触的教师群体,相比于一般专任教师,其身份受多角色困扰,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既是学生的指导老师、知心朋友,也是学生日常活动的监管者,多种角色的冲突易使辅导员自身出现困惑与迷茫,也造成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不信任感。辅导员工作方式常常无固定时间、地点,学生有突发情况而辅导员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大多是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人格引导、道德教化等,工作成效周期长、成果无形化、工作绩效难以量化,难以获得及时、积极的评价,自身付出与个人所得不相符直接导致高校辅导员对本职工作认同感降低,萌发职业倦怠感,会不自觉的放松自身业务钻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迷惘。

四、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激励措施

1、消除职业倦怠感,需要辅导员专业化。随着全国思政工作的日渐重视,各高校狠抓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地说,辅导员职责无限扩展、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管理事务工作过多,职责划分不明确,致使工作积极性下降,职业倦怠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将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区分,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主要分为 2 类,思想政治教育类和学生事务性类辅导员。思政型辅导员工作一般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学生干部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辅导、大学生危机干预等工作。从专业化的要求来说,就是要改变辅导员队伍身兼多重角色的现状,结束辅导员专业界限不清的局面,使每一位辅导员都有自己的专业。从辅导员的专业化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成为辅导员专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

2、拓宽辅导员职称晋升渠道,保障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辅导员职称评定困难、职业发展没有出路问题是导致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不强的根本原因,也是辅导员岗位出现较高的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影响了高校輔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同时,高校要设置激励性的辅导员薪酬体系,设定合理的考评内容与考评指标,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薪酬的保障功能与调节功能,满足辅导员自我实现的需求。

3、强化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培养训练。首先,针对全体辅导员,要普及大学生心理特点、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行为及预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法技术等;其次,针对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在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之外,还应该协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新生心理普查,跟踪关注特殊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团队辅导等活动;开展心理学生初级咨询干预;组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科研工作。第三 ,针对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专业水平的辅导员,可以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纳入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队伍中,成为“专家型”心理辅导员。

4、引导辅导员自我强化意识

在工作中表现极为出色的辅导员,除了外部因素的功效,更与其自身的内部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自我激励永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通过自我激励促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更能强化他们的幸福指数。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强化自我激励措施。为了某项目标进行学习,进行自我激励,调动个人情绪,这对于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极为有利的因素,通过提升自身的情绪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的来说,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对学生的一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应该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的优势,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王 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建设研究—以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例[J]. 教育时空,2018[4].

[2]黄玲艳.浅谈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经营谋略.

[3]张海英 .浅析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 传播力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高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