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电教媒体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2019-10-21王小宁

考试与评价 2019年6期
关键词:电教道德教材

王小宁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幻灯、投影、影像、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作为教学手段经常用于教学之中,使得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些有别于传统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感官接触到经过加工整合而形成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件,在新鲜、好奇心的驱使下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激发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我就如何有效运用电教媒体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电教媒体,化无声为有声

电教媒体中音频处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音响传递着承载感情交流的声音,为播放动听的音调提供了可操作性。音乐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粮食生动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对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听觉主要作用于教师的讲解,长时间接受相同的听觉刺激容易导致学习的厌烦感。教师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旁白、图片解说、诗歌朗诵等,通过字正腔圆的具有艺术感的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教师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音乐导入新课,与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新课导入相比,能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放松神情的同时精神受到感染,快速地从下课的轻松状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运用电教媒体,化静态为动态

电教媒体作为新技术下的信息交流方式,具有综合处理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的功能,图、文、行、声并茂,使枯燥的教學内容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动态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受到刺激时也参与了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材的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或是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环境氛围和教学情境,通过形态逼真、色彩斑斓的画面,将书本上静止的文字和图片动态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实际体验,在思想上引起共鸣,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例如,运用电教媒体的视频播放功能,将事先经过整理的文字内容通过色彩明丽的画面展现出来,让学生领略了不同地域、国家的风土人情,把单调的色彩变成有声有色、富有活力的立体场面,让学生接受多种感官刺激,使其进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同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和视频画面相结合,让学生在“情、景、理”的相互作用下学习知识,升华情感。这样的教学,即克服了传统教学中通过教师语言表达而不能动态地让学生理解事物变化的局限,又能激发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

三、运用电教媒体,化昔时为即时

电教媒体中日趋成熟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包罗万象的教育教学信息和资源,极大的方便了教师教学素材的选取和优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为教师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和建立信息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超链接功能快捷地传递着新颖生动的内容,将课本知识与归整后的网络素材相联系,不仅为情真意切的情境创设奠定了基础,也拓宽加深了教材中的知识和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因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教师利用网络及时更新教材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字和数据,捕捉富有时代感的教学案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和切合学生实际的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历史和现实的限制,克服了教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例如,教材中列出的某一群体(如中国网民)的数量、某项资金投入(如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数字等都会因时而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件展示从权威机构网站查阅到的最新数据,使教材内容化“昔时”为“即时” ,让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此外,教师在保持教学框架和教学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把教材中让学生感到较为遥远和生疏的案例转化为这些紧扣时代脉搏并能引起共鸣的事例,使教学更富时代气息,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运用电教媒体,化隐性为显性

中小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往往需要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经历着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材中通常通过故事、案例、漫画等让学生思考与所学内容相联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由于不同框题的知识相对独立且互相联系,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教材并未将这一隐性部分的内容进行直观阐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电教媒体提供了投影、图片展示、图表制作等功能,使得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繁杂的内容,并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快速而有效地呈现出来,既发掘出不同知识点的相连性,又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例如,在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知识学习时,运用思维导图(如以树状结构)呈现相关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和联系,加强知识的系统化整理,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区别、地位等通过图文结合进行表达,不仅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由于初中学生还未摆脱活泼好动的一面,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分散,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当下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作为学校品德教育功能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学会灵活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各种电教资源,搜罗、整合网络素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本论文系福建省寿宁县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研究》(SNXJKY18-014)成果。

猜你喜欢

电教道德教材
教材精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