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有一种“九九六"

2019-10-21凌河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争议厕所领导

凌河

市委全会后的这几天,我们上海的党员干部中热议的一个中心话题,莫过于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当下,上海要摆正“白手起家、从头开始”的创业姿态。我们要重振小平同志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唤醒的“那么一股气呀劲呀”,每个干部都要争当“负重前行的人、挑燈夜战的人、鞠躬尽瘁的人”……

说起这个“挑灯夜战”,便想起一个“996”的领导干部来——这是外地一个单位的一把手,“硬档”,自上任后,做出“牌子”,每晚9时即关手机,次日上午9时才开机,每周七天,他有六天要安睡午觉,12时一过,手机又关掉,办公室熄灯,外间秘书把关,任你天王老子也不见,被戏称为另一种“996”……

这位领导,其实也曾“挑灯夜战”,也曾当过"24小时的公仆”,为什么变成了另一种“996”呢?其中一个要因,是他上任的那个系统,曾有过四任一把手,其中两位,干了许多事,拔了很多“钉子”,也得罪了不少人,虽然颇有建树,但是“争议”很大,举报不断,“上面”就觉得“麻烦”,所以“下场”并不怎样。而还有两位,在任几年,什么也没干,人人都说好,所以竞然得到提拔重用……也许是这位领导,从“正反”两面的先例中汲取了“经验教训”,于是当起了一脸堆笑大肚能容的“弥勒佛”.于是也端坐不动,“什么也不干”,几年下来,因为“不起蓬头”“不翻烧饼”,果然“平稳”得很,又因为谁也不得罪,所以“人缘好”、得票高,“组织上"-G觉得“稳重”,差一点也要晋级加爵呢!

这样的“996”当属极个别现象,但抱着“宁可不做,也不出错”的想法熬年头的同志,恐怕就有一些了。当前,在一些干部中出现缺失“创业”的气与劲,甚至精神不振、萎靡困顿的原因,一是认识上的误区,以为“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已经不再,过度地放大了面前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变得丧失信心,不尽人事;二是氛围上的问题,例如“标新立异”啦,“个人英雄主义”啦,或是“出头橼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种种非议,在有些小局部仍有不小市场;三是用人导向上的误导,对于那些“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吃螃蟹”的弄潮儿,尤其对于那些因为打破藩篱而得罪人、因为创新试验而一时一事失败的闯将,在有些地方往往以“有争议”、得票少、意见大而放在一边,这种能下庸上的逆淘汰,使旧时官场中“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必多走一步路”的“好官模样”、为官规则在某些层面上深入官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把个人仕途放在第一选择,把一己得失当做利弊趋避,不但要安享“舒适区”,而且要躲进“安全区”。至于“初心”何在,“使命”又去哪里,恐怕早已忘怀,更何论对党和人民的托付“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

当然还有一种反腐纠风形势下的新的不作为,这种情形是非主流,但也须得注意——某镇要为村民改造新建一批厕所,但是要好几个“有关部门”批啊!这种事在过去,拉一桌酒,每人发一万块的“卡”,总共十多万就搞定了;但是“现在”不行了啊,喝酒他不来,送卡上门更不收,要你自己到“窗口”去排队登记,拖拉一年,又说这种项目能不能搞,排到下一个五年计划再来研究吧——这个镇的民用厕所,据说到今天还未造起来.而这种“不吃也不办、不拿也不干”的新官僚作风,推开来看,恐怕并非孤例吧……

摘自《解放日报》2019年7月5日

猜你喜欢

争议厕所领导
市领导会见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未来猫厕所
厕所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记得上厕所
20
“称职”办公室主任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俄争议把海参崴租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