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研究
2019-10-21龚庆旭
龚庆旭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设行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建筑单位也日益增多。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大幅度提高,这就导致了其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日渐重视。为此,建筑单位需要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进而促进其各项效益的取得。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与方法
1 前言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树立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将工程质量监管贯穿工程项目从建设到合理使用年限的全部过程,逐步从目前的以施工质量监督为主,转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检测等综合质量监管,实现建设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管将成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目标。
2 基于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内涵
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是以工程立项、设计审批、招投标、合同管理、验收、后评估、运行维护,直到最终报废、退役的整个过程扥信息化建设。从监管内容来看,是融汇企业成本管理和价值作用发挥的代表性管理。在现阶段的工程管理建设中,核心思想建设为全过程思想、集成化思想以及信息化思想“三维”思想变化。在资金监管环节,作为企业资产运行的前提,实施全资产寿命周期内费用的降低,是以ERP(作业成本法)为实施重点[1],以项目建设为监管点,实现资产管理实践价值的秘密化路径分析。对于工程管理来讲,账、卡、物的一致和资产与设备的对应、设备与价值管理的对接,都是在成本控制周期范围内实现全局资产管理的大数据存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监管,就是倡导全员参与,以提高和改进建筑工程质量为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以及竣工交付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内,做到工程质量让业主放心,效益让员工满意,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乃至环境效益。
3 基于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存在问题
第一,虽然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力度,但是建筑工程中某些行为仍然存在着不规范性。例如:招投标过程中的串标、围标以及工程转包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又如,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降低施工成本,而应用一些质次价廉的建筑材料,或者减掉部分施工的环节等等行为,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还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建造成本[2]。第二,目前,建设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理单位等部门主要针对的是投资决策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以及实施阶段的质量监管,对于维护阶段的质量监管却欠完善。即使在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行政主管等部门也会由于内部管理缺乏有效沟通而影响质量监管工作。第三,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内未实现质量信息资源共享。各个相关部门以及责任主体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建筑工程质量信息,从而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得不到协调,不能够及时、全面掌握工程进展情况,进而无法达到相应的监控力度。而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是不可逆的,并且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实现对于质量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4 基于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构建方法
4.1 决策阶段质量监管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链“蝴蝶效应”研究表明:决策阶段质量疏忽在全寿命周期质量链上将逐步被扩大为质量缺陷、质量问题,进而演变成使用阶段的质量安全事故。当前重视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而忽视投资决策阶段质量控制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体现在忽视对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的控制。因此,从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监管阶段的权重划分来看,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属于预防性质量监管,而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属于在已接受因决策疏忽而形成的质量缺陷基础上进行的质量预防和监管,一些质量缺陷成为沉没质量(以往的质量已成为事实且无法更改)。为此,质量监管的重点应强调其在全周期形成的源头性,即从投资决策阶段加以控制和干预。
4.2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其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项目的勘察进行监管,如果勘察结果不准确,工程设计就会被影响,要保证勘察单位提交的资料完整、准确,如实的反映出工程环境信息;其次,要对工程设计进行质量监管,一方面设计方案要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方案中要明确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制定了怎样的解决方案等;第三,项目设计完成以后,要形成书面文件和电子文件,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召开会议,进行技术交底,项目设计人员要向施工人员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工程监理也要掌握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为后期施工阶段的监管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要将施工图纸的审查作为重点内容,包括图纸是否与文字描述相符、图纸包含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出现尺寸错误等,如果设计图纸存在质量问题要马上整改,如果内容不全面要进行补充;最后,正式施工以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本工程的特点,对关键技术进行讲解,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4.3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这个环节中的质量水平与整个工程的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应该加强监管公司、政府、承建商,这三个主体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力度。首先,承建商应该对施工单位进行生产质量的监控,需要对工程的横向和纵向做好质量监管,比如,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应该严格的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应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导致以后出现更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会给以后的施工过程带来很严重的质量隐患。其次,监理公司应该发挥本身的质量监管作用,因为建设公司会在开始项目建设之前找到专业性强的监理公司进行质量的监管,监理公司的职责并不是在旁站监督,应该对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过程进行质量监管。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最后,政府的质量监督机构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行视察。
4.4 竣工阶段质量监管措施
管理主要内容涵盖施工结束后施工现场清理和不相关人员清退,竣工后整个施工项目环节安全检查,甚至包含竣工环节对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最后就后续工作进行持续推进,尤其是经验技术交流总结和相应问题的技术处理及其推广。
4.5 大力創新工程监管模式
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带来的不仅是监管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监管理念上的变化,需要现行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创新,形成各监管职能部门的协作。为完成上述任务,建设部提出了“着眼于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不断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工作目标,调整和完善现行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和手段。建设部已着手研究建立既有建筑物安全检测鉴定制度、质量责任制度、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保险制度和维修基金制度,逐步形成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5 结语
建筑项目的环节比较多,工作比较复杂,并且不同的阶段具有的性质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建筑项目的不同来对建筑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保证每个环节的工程质量,从而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目标,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建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江宇清,肖鑫.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3A”监管体系的建构[J].公路交通技术,2018(2):124~128.
[2] 刘顺良.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策略[J].山西建筑,2018(24):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