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本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2019-10-21高玥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高玥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其中管理者是人,管理的对象也是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是“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融合。新时代下,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然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预期。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不但得不到理性的效果,往往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高校学生管理的每一次实践当中,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性的关键。

一、人本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学工作管理

新时代下,由于社会竞争和就业带来的压力,当代大学生可能更加看重个人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相对来说缺少一些社会整体价值实现的需求,缺少一些集体的荣誉感。但是,这些变化未必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因为当社会中一部分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时候,社会的整体价值自然会得到向上的发展。另外,随着社会思潮的转变,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的思想也开始转变,他们不再期待依靠父母完成就业,转而选择自己寻找合适自己的发展空间。因为新形势下社会整体的风气对当代年轻人的要求就是不努力就要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他们的思维行为都更加偏向实用主义,而不是只会提出一些空中阁楼似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高校作为一个资源整体,自然有社会赋予其的角色和责任义务,其中教学环节是高校传统的管理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高校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確的思想,获得理论知识,提升相关技能,丰富人生经验,从而更好更完整的走向社会。新时期下,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视角,传统教育形式的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高校就像是一座桥梁,链接着青年人成长过程中从高中时期的青涩懵懂到步入社会成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期。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看,学校作为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被管理者——大学生的看法。不能一味的强调灌输知识,教师除了完成教书的责任更要把握好育人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大学生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真正的落实党和国家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人本视角下,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建设,不同类型的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重点院校可以注重培育学生在学术领域方面的研究,二本院校则应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无论学生的自身有什么样的差异,高校都应该让他们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了,理论知识的传播永远是最宝贵的,也是学校最重要的使命,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做到真正的浸入思想也是人本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需要面临的问题。

二、人本视角下高校学生日常工作管理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刚性管理体现的最多的或许就是学生的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包含许许多多的琐事,需要管理者极大的耐心与工作热情。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来考虑,学校需要相当的规章制度来辅助管理,而规章制度本身就一定会带有刚性管理的色彩。但是同时,传统的拥有绝对权威的管理者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高校管理工作,管理者应该积极的去寻求那些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保持规范化,建立健全相关信息,保持法治化,逐步的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输入到日常管理的实践中来。同时,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现在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管理者应该科学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管理工作统一化、系统化,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同时也使被管理者感受到管理的人性化,可以缓解管理双方的矛盾冲突。从人本视角来看,在管理工作中充分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也更加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让他们意识到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将管理模式由他律转为自律,将人文关怀内化到行动之中,达到自我教育的更高的目标。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应该局限于琐碎的日常事务,将精力耗费在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上,大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具有一定程度完备的人格和自我思想以及照顾自己的能力,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让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此外,管理者也应该重视日常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下,网络世界飞速发展,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其中的影响。管理者要依据时代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多举办一些充满趣味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例如纪念重大历史活动、爱国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科学有效的推进管理工作,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引导大学生选择属于自己的正确的道路,充分的发展自身的知识水平,更好的面向社会。

三、人本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情感工作管理

情感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最为特殊又最具挑战的一项工作,毕竟没有人可以清楚了解每个人的内心活动。大学生又是相当特殊的群体,他们或许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或许因为文化的熏陶,或许因为社会整体的环境,又或许仅仅因为本人的性格因素,他们的心理状态呈现复杂的状态。另外,随着社会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无论是情感还是语言的交流都越来越少,情感交流陷入困境。一方面他们处于青年时期心理状态比较积极向上,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社会化程度不够,对家庭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情绪不稳定,比较敏感,面对挫折打击能力较弱,适应能力较差,很容易陷入抑郁、焦躁、恐慌等负面情绪中。大学生自杀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从人本角度出发进行高校情感管理工作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所谓人的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欲求,是人的生命存在、发展和延续的客观要求。高校情感管理工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应该尽快落实心理辅导机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服务学生为前提,提供有效的心理教育辅导,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在学生出现负面情绪时做到及时疏导,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部分里,以实践带动理论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