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探究

2019-10-21韩淑荣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导入学习兴趣情境

韩淑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导入;情境;评价

要想学好一门学问,兴趣培养是关键。尤其是对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积极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激活数学教学活力,使学生能够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从而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它虽然所占时间很短,但却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着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好恶程度。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贴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分类与整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相关情景图片,并说道:“大家看,小明正在卧室里找自己的帽子,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纷纷答道:“因为房间太乱了!”于是,我继续说道:“我们来一起帮他整理房间吧!”接下来,我跟随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帮助小明将卧室内的物品逐一归类,直至整理成整洁的房间。这时,我向学生问道:“小明再找帽子能很快找到吗?为什么?”学生答道:“能!因为房间整齐了!”于是,我顺势引出了新课内容:“刚才我们所做的就是分类与整理。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研究分类与整理的相关知识。”如此导入,生动形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有效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并遵循科学的教学理念而创设的富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而情景式教学活动,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其形式的新颖、有趣,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善于表现的性格特征。对此,我们不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以达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以“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即将讲台看作商店,将讲台桌看作售货架,我在上面摆放了一些商品的卡片(其中标有价格)。之后,我随机挑选了几名学生来到讲台上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扮演顾客。待“顾客”挑选好商品后,拿到“柜台”让“售货员”进行价格核算。待“顾客”支付了一定金额的人民币后,“售货员”要认真核算,并明确是否应该找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如此,通过创设这一与学生现实生活极为贴近的活动情境,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又使学生初步体会了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三、运用激励評价机制,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待形成,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更易认同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应将分数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是应当及时肯定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切“闪光点”,并通过运用激励评价机制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推动学生的共同进步。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讲授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在黑板上出了几道计算题,并挑选了几名学生到黑板上答题,其余学生则在纸上作答。待其作答完毕,我对学生的答题隋况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评价。比如,其中有一名学生答题的速度很快,但是正确率却不高。于是,我对他说道:“算得快是一种能力,值得表扬,但同时也要保证质量。”而另一名学生则正好与他相反,即正确率很高,但答题的速度却比较慢。于是,我对他鼓励道:“踏实、认真是你的优势,如果能够在保证正确率的同时,把速度提上来就更好了。”如此,通过运用激励评价机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还使学生明确了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促使传统课堂长期“高耗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就必须要勇于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积极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个眭能力得以有效培养,从而促使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能够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导入学习兴趣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