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实践探究

2019-10-21黄郁楠

大东方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行政法宪法法律

黄郁楠

摘 要:我国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为了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防止行政机关出现知法犯法或者是滥用职权的现象,有关的法律部门一直探索研究宪法和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找出仍然存在的法律漏洞并不断加以改进,从而推动我国建立健全的社会法制体系。本文主要探究我国目前行政法和宪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

关键词:法律;保留原则;宪法;行政法

法律保留原则一般是指宪法中一些专属立法事项,需要通过立法机关来决定,行政机关没有行使规定宪法的权利,且行政机关所有的行政行为,需要得到相关法律给予的权利,没有法律权利的行政主体不能随意进行行政行为[1]。宪法是我国其他法律的基础,行政法是控制行政主体行为的手段,研究行政法和宪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有利于我国建设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深化法律体系的改革。

一、法律保留原则的概述

(一)宪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中的作用主要是注重赋予并区分各个部门的立法权,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主要是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授权,宪法中的具体事项只能通过法律确定,其他部门不能僭越,代替法律去规定有关的事项。

(二)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法中的作用主要是控制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防止有的行政部门在其位不谋其政,借以保障公民的权益不受侵害。行政权主要是为了服务社会大众,是运用某种手段在社会中使用某种政治意识,但是这种权利如果缺少监管,很容易被滥用,从而影响着群众的利益,因而需要相关法律的制约。

二、在宪法和行政法中设定法律保留原则的联系

(一)设定的目的相同

宪法和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使用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法律保留原則重点关注的就是行政主体必须要在得到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在不超出相应的范围中实施行政行为,也就是说两部法律设定法律保留原则的目的都是为了对行政权给予一定的权限约束,进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最大可能的防止行政部门滥用职权,损害群众的财产安全,确保行政部门实施行为的合法性。

(二)设定的本质相同

法律保留原则不管是在宪法中还是在行政法中,其设定的本质都是相同的,主要都是控制和行使某种权利,这是两部法律之间设定法律保留原则的关键联系。具体说来就是弄清行政部门行使行政权的范围,进一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控制彼此权利的使用情况。所以说,宪法和行政法设定法律保留原则的本质是相同的。

三、在宪法和行政法中设定法律保留原则的区别

(一)设定法律保留原则的理论基础不同

宪法和行政法中设定的法律保留原则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理论基础不同。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中主要是为了界定有关部门的立法权范围,从而有效保证我国公民的有关权益。因而,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中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人权、分权原则等。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法中的主要是面向有关行政部门实施的行政行为,制约和监督相应的行为,保证行政部门行使的行政权力是经过法律授权了的,防止出现违法操作的现象。因而,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法中的理论基础所依据的是法治主义。总之,因为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依据的理论基础有很大差别,所以两部法律中的法律保留原则也具有很大的区别。

(二)法律保留原则体现在不同的法律规范中

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设定还有一种比较显著的区别,就是二者之间的法律保留原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法律规范当中。具体说来,宪法中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以及《立法法》中得到了体现;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在有关规定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如《行政处罚法》就是授予行政部门相应的权利,明确规定行政部门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并标明有关行为出现之后的行政处罚[2]。由此可以看出,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则更加直观具体,有助于详细规范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

四、建立健全的法律保留制度体系措施

第一,在宪法中要加入有关法律保留原则的各项条款,明确表明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中的地位,并添加对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如果有的行为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需要其承担相应的违规后果。

第二,在《宪法》等法律中,需要合理界定法律“相对保留”与“绝对保留”的界限,划分清楚哪些事项是需要法律进行绝对保留的,以便加大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范围,有效改善目前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大保护我国公民的其他方面的权利,如受教育权、集会、宗教信仰自由等[3]。立法的中的语言要清楚明了,更加周全和缜密,防止发生语言含糊不清、逻辑混乱、条款指向对象不清楚的现象。

第三,严格控制对其他部门授权立法。我国目前授权立法的现象不在少数,大多都是与公民的利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国目前的授权立法发展的还不完善,依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很多行政部门进行的立法都缺乏一定的合法性。因此,授权立法在法律保留原则规定的范围之内,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保留原则加以控制,国家需要对此进行干预,并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预测。所以,为了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就要严格控制对其他部门尤其是行政部门进行授权立法,明确立法规定的权限,有助于建立健全的法律保留制度体系。

结束语

法律保留原则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项关键的法律原则,在如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社会背景下,不管是在宪法还是在行政法中设定法律保留原则都十分重要。因此,我国有关的法律部门要做到真正落实法律保留原则,解决有关法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促使我国早日建成完善的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支禹润.解析宪法与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研究[J].法制博览,2017(35):229-229.

[2]张珏芙蓉.法律保留原则在宪法和行政法中的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9):395-397.

[3]薛中岳.论行政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4):223-223.

(作者单位: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

猜你喜欢

行政法宪法法律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negative list
民法规范任行政法中的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
浅论研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宪政意义
宪法解释机制专题研究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