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

2019-10-21杜金花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接种

杜金花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于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我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148名儿童的研究对象,依旧随机数表划分为控制组与一般组。控制组74名儿童采取安全护理管理方案,一般组74名儿童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结果:控制组儿童不良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率低于一般组儿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一般组儿童家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预防接种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风险同时提升,提高家长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接种效果

由于儿童的年龄小、体质弱,对于外界微生物以及病菌入侵的抵御能力较差,因此有必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用于增强其抵御病菌的免疫[1]。预防接种工作中需要合理按照程序进行,用以保障疫苗的免疫效果。本文旨在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择取148名儿童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内容做下文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148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一般组与控制组。一般组儿童中男女比例为39比35,月龄为(3~25)个月,平均月龄为(15.3±1.9)个月;控制组儿童中男女比例为40比34,月龄为(3~24)个月,平均月龄为(15.1±1.8)个月。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差异较小,基线法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同期研究比较。所有接种儿童家长均已了解研究事宜,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文件。本次研究已通过项目审批,核发有正式文件。

1.2方法

一般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控制组儿童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人员需要对儿童家长仔细讲解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接种完成之后需要安排儿童在观察室内观察一小时。控制组儿童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接种前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接种前需要指导儿童家长学习预防接种的有关知识,讲解疫苗的种类、接种办法、接种时间以及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提高接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程度。(2)护理人员接受预防接种培训:接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技能培训,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持岗工作。(3)严格管理疫苗质量:进行接种的疫苗需要在规定的温度、湿度下保存,定期检查疫苗外观,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要立即处理,不得投入使用。(4)心理护理:当儿童在接种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后,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可使用肢体语言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也可为儿童播放动画片,帮助儿童消除紧绷的情绪。(5)接种疫苗中安全管理:进行疫苗注射前,护理人员需要仔细核对儿童的相关信息和接种疫苗种类,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接种操作,接种过程中需要控制疫苗注射速度,观察儿童的活动状态,避免儿童乱动,导致疫苗接种不成功。疫苗注射后需要防范接种儿童观察半小时;(6)接种完成后安全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嘱咐家长注意保护接种部位,观察儿童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生异常需要立即至儿科就诊[2]。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不良预防接种反应包括组织超敏、恶心呕吐、局部脓肿、以及昏厥;(2)调查两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满意度,使用一匿名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值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儿童家长满意程度越高。

1.4統计学方法

研究项目数据导入SPSS19.0中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接种不良反应)采用百分数(%)形式进行表示,接受卡方(X2)检测,计量资料(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小于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如下文表1所示,一般组儿童不良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率为8.11%,控制组儿童不良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率为1.35%。可知控制组儿童不良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率低于一般组儿童,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控制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8±2.3)分,一般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6±2.1)分。可知控制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一般组儿童家长,组间数值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T=9.4728,P<0.05)。

3.讨论

针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室将经过人工培养的疫苗在儿童体内进行接种,促使儿童在未发病之前在体内产生对应的病毒抗体能够改善儿童的机体免疫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儿童接种疫苗属于基本国策,儿童需要在适龄阶段进行疫苗接种。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加上部分家长对于接种的工作流程了解程度较低,极易导致接种工作发生混乱,对于儿童接种影响较大,接种儿童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风险高,接种儿童家长满意度低。本次研究中针对接种疫苗儿童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儿童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儿童家长满意度较高。通过健康接种前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消除家长内心关于预防这种疑惑,了解疫苗接种的各项注意事项,通过心理干预能够帮助儿童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儿童出现哭闹、扭动影响预防顺利进行,对疫苗质量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保障疫苗的质量,接种过程中与接种后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接种质量[3]。

综上所述,针对预防接种儿童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中进行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斌.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2):70.

[2]苏静.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225+227.

[3]郭春玉,赵华澜.探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231+233.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接种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预防接种证及知情同意书的作用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