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早期护理干预对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的影响
2019-10-21胡双
胡双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组对比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并发生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回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
回腸造口术可预防吻合口瘘,还可解除肠梗阻,虽其效果显著,但术后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特别是排泄物易侵蚀造口附近的皮肤,引发皮肤并发症,加重患者的不适与痛苦。为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的影响,本文选择72例行回肠造口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2例行回肠造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12±1.36)岁,其中肠梗阻与溃疡性结肠炎各6例,直肠癌与肠破裂分别为10例、14例;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17±1.29)岁,其中肠梗阻与直肠癌各10例,溃疡性结肠炎与肠破裂分别为9例、7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在明确具体的手术方案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手术时间、手术医生个人情况以及术前需要注意的事项,询问患者对手术存在的担忧,并就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此外,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告知患者目前该手术较为成熟,成功率高,请患者放心接受手术,从而缓解其不安情绪。同时建议家属尽量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其安全感。
1.2.2 预防过敏性皮炎 护理人员应对造口使用的物品进行过敏试验,并评估过敏原因。具体的检验方法是先对每一种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标记,使用1 d后,再观察皮肤是否发生其他反应,以判断是否出现过敏情况,随后医护人员根据试验结果慎重选择造口物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向家属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与食物过敏史。
1.2.3 造口护理 ①周围皮肤护理:更换造口袋时需使用柔软棉布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再撒上造口护肤粉,用无菌棉棒拭去造口周围多余粉液,再使用皮肤保护膜,有造口凹陷者,加用防漏膏结合凸面造口袋,预防粪水渗漏发生粪水性皮炎。②造口袋更换: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原因包括频繁更换造口袋,正常情况下,术后早期1~2 d更换一次,待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后3~5 d更换1次,底板粘贴时间不宜超过7d,每次更换造口袋需检查造口袋底盘有无浸渍,若有则缩短更换造口袋的时间,且向患者讲解造口袋相关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撕造口袋时要一手按压皮肤,一手揭造口袋,自上而下缓慢将造口袋底板揭除,不可使用消毒液清洗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造口周围皮肤不平整时使用防漏膏常规填充。护理人员更换造口袋时,应仔细检查造口袋的底部是否出现浸渍,并详细向患者讲解造口袋的的具体使用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1.2.4 饮食护理 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多食用残渣少、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并禁止患者食用过于辛辣、过多纤维的食物;患者每日的饮水量不得低于1000m L,可在温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以补充患者体内缺失的盐分。
1.2.5 放射性皮炎预防 放射治疗时,尽量采用侧野照射,避开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同时尽可能减少使用对皮肤有刺激的物品及减少更换造口袋的次数,撕离造口袋时使用造口底盘勃胶剥离擦纸。观察患者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高光功率治疗,每日2次,咳嗽、翻身、拍背、活动时注意保护伤口,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并发生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回肠造口术日渐成熟,手术成功率较高,并能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进行有效预防。但术后造口附近皮肤容易出现感染,并引发相关并发症[3]。很多研究表明:在回肠造口与结肠造口的比较中回肠造口病人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结肠造口病人,大多数国内外学者认为造口类型是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早期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造口术前定位、造口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以及粪水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放射性皮炎预防等,其可促进患者恢复,起到预防和治疗双重功效,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回肠造口手术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琳.早期护理干预对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683-4684.
[2]李火连.回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6):170.
[3]匡亚飞.早期护理干预对回肠造口皮肤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