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初中学生德育工作之我见

2019-10-21宋涛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作方式传统教育家庭教育

宋涛

摘 要:德育教育作为五育之首,对学生终身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德育教育目标,清楚责任,重视人格感召力,注重现实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工作方式,传统教育,现实教育,人格感召力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其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而被列为各育之首[1]。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德育工作越为越不好做.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具体谈谈新时期初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一、初中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不到位。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热潮的兴起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留守儿童呈逐年增加趋势,如今不论是农村初中,还是城区初中,大多父母都忙于赚钱,更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这本来属于家长的责任,现在通通抛给了学校和教师,致使学校德育工作很难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开展。一方面,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谈举止冲击着正面教育,如“学习无用论”,大人聊天闲谈时干脆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在孩子面前整天说一些消积的话,什么学再多本事没有亲戚办不成事,外面打工自由想去哪里都不可还不受别人欺负,谁家的孩子本科毕业整天家里呆着里,还不如打工等。这些话,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在孩子面前说得多了,在他们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真的没有用处的思想,导致他们学习无目标,态度端正等问题,让教师与学生根本无法沟通。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由于认识的偏差,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造成学生人格的缺陷。这样的孩子往往自私自利,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意识差,自卑、胆小,面对挫折的抗压性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受得起表扬,受不了批评,稍不注意就上吊跳楼,寻死觅活离家出走。家里舍不得批评教育,学校教师就更不敢了,不教育还要让学生变优秀,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难度。

(二)大多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近年来的择校热,社会和家长评价学校或教师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这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指标压力以及学校对教师的摊派任务,导致部分教师为了保住“饭碗”而花极大的精力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在德育方面工作不到位,如经常占用班会课时间进行习题讲解,或者将班会时间自由交给学生开展低俗的视听享受,使学校安排的德育计划以及德育方式付诸东流。

(三)工作方式简单粗暴。针对学生在面对物质文化诱惑的时候,许多中学德育工作者往往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强行将学生的书籍手机没收,将学生从网吧撵出来并进行全校通报批评,而缺乏研究学生思想变化的耐心,没有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进行德育,只能造成学生强烈逆反的心理,以及自暴自弃的性格。

(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及手机等已基本普及,过去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是绝不允许的,但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众多的手机软件开发商,为了赚取私利,往往通过色情、暴力等图片文字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而言,这种诱惑力是无法抗拒的。尤其是一些意志力较弱的学生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會沉迷于网络游戏,上课聊QQ玩微信,利用手机看小说,浏览不健康的网页等,成天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不思进取,玩物丧志,最终误入岐途的例子数不胜数。

二、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一)德育教育要明确目标,清楚责任。 德育工作的职责首先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这里面包括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自信心教育、自尊、自立、自强、自律教育,养成教育,还有安全教育等。另外,校纪校规、法纪法规教育,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校园文化、环境卫生等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只有清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工作起来才不糊涂,有规划,有计划,有工作目标,通过努力就能将德育工作开展起来,做到有声有色,为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重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很多名人、伟人他们在立德修身、治国安邦方面有着感人的故事。如:疏食淡饭不改其志的孔子、万古忠义的岳武穆、忧乐天下的范仲淹、威武不屈、忠贞如一的苏武……如果把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们听,足以在思想上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走向人间正道。但是这些人物事迹却代替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新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他们,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他们面前,我们只有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而高尚的品德。

(三)要重视人格感召力。 那种“老师说的都对,老师讲的学生都必须照做”的观念要改变。当前留守学生、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父母离弃的学生,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问题比较突出,情况复杂多样。面对信息社会、家庭贫富的巨大差异,学习的压力,社会的诱惑,学生思想不成熟,情感脆弱,问题学生不断增多,打不得,骂不得,语言重不得,我们该怎么办?如何做好当前学生管理工作?所以我们可以组织教师研讨,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面对,仔细思考,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笔者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导。如何让学生从自律走向自觉,再到自为,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教导和指导的同时,莫忘引导和疏导,我们要经常动脑子,所做的一切工作要做到:讲的是学生想的,干的是学生盼的,改的是学生怨的。要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情,集体的温暖。工作中多注重方法的运用。训斥、体罚、责骂、埋怨这些简单粗暴的方法都是过时的,要不得的。一是理解学生。无论哪一个学生没有不想学好的,没有不想得到他人、得到社会认可的,他们自卑、放弃,我们要查找原因:是同学,是家庭,是学校,还是社会?我们看准他的心态,找准他的症结,然后换位思考,有的放矢,发起思想教育攻势。二是宽容学生。学会宽容就要学会期待,不急于求成,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持之以恒,相信付出就一定会有效果。三是赞赏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四是激励学生。要经常找学生谈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

(四)德育工作者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则是社会的一个大课堂,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的接班人,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会协调一致,息息相通[2]。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求各任课教师,充分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既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学生在这里想读书、会读书、会做人、会做一个好人,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各中学要注重发挥家长学校特有的育人作用,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开设科学家教,心理健康,生理卫生,法制教育等专题讲座,并进行交流,一方面提高了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另一方面为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互动的德育工作开放格局,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育[J]. 中国西部(4).

[2] 王洪林. 把社区办成一所大学校[J]. 山东教育(16):20-22.

猜你喜欢

工作方式传统教育家庭教育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方式的探讨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
探讨新时期企业离退休工作方式的转变
关于积极探索“网络党建”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的探究
高校教学中的慕课及传统模式关系探讨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