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的流动妇女服务机制社会治理体系化建设研究

2019-10-21杨进李樟发

青年生活 2019年27期

杨进 李樟发

摘要:在流动人口中流动妇女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在当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建立健全流动妇女服务机制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因此要研究如何健全流动妇女服务机制,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化建设。

关键词:流动妇女;服务机制;社会治理体系化

前言:

当前女性流动人口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选择一个城市的意愿主要以未来发展机会为根基。但却因为一些原因而导致发展上的困难,比如素质不高、就业难度大、收入低、缺乏必要的支持,融入城市社会难度大。因此,探索健全的流动妇女服务机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化建设的道路很关键。

一、强化统筹,健全机制

党和国家强调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突出了当前社会治理层面的多元化理念。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被打破,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一家独大局面被打破,更多社会组织开始释放活力,并参与到社会治理上来,政府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用宏观调控的手法来发挥全局统筹协调的作用。

针对流动妇女服务问题,政府要统筹规划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构建政府领导、职能部门共管、专门机构统筹、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因此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流动妇女发展目标,稳步推动各项改革,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与分布问题,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同时要突出宏观调控,依托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引导人口流动。优化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强化流动妇女的工作保障。

二、强化就业,促进稳定

就业是流动妇女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很多流动妇女因为文化素质不是很高,而在就业当中处处碰壁,能够从事的工作通常收入都比较低,造成生活上比较困难。

政府在宏观上应对就业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完善就业劳动保障机制,强化服务力度。在政府的引导下要大力培育职业培训体系,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职业培训体系当中来。包括职业培训、支持妇联组织发展灵活就业项目,强化对女职工保护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劳动争议救助调解等等。用社会组织力量来强化流动妇女的就业能力,乃至创业能力。要结合流动妇女的特点,丰富技能培训内容,可以突出居家灵活就业培训项目的扶持力度,社会组织也可以多投入进来,立足社区自治,吸纳流动妇女进入组织就业,当然也可以扶持流动妇女立足社区,开发养老服务机构、托儿所、月嫂、钟点工等等适合的就业项目。

三、完善服务,保障有力

在多元社会治理背景下,政府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划分政府与社区的职责,理顺政府和社区的关系,推动社区自组织的转型,逐步促进社区自治,并且通过创新形式来引导居民参与。在政府引导下围绕市场机制,培育社会组织,建立服务平台形成一核多元的多元主体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区域化治理。

在这一过程中,要关注流动妇女最为关注的社会保障需求,推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改革,投入公共财政,将常驻流动妇女纳入保障房覆盖范围,降低其申请经济适用房的门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流动妇女家庭的居住条件。同时以家庭为单位考虑流动妇女服务管理需求,探索社会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方法,改善流动妇女家庭子女教育等。

搭建社会支持体系,促进流动妇女的社会融合。很多流动妇女在生活当中都是非常积极乐观的,而且也非常关心社区的大小事,希望能够参与社区活动,但是因为现实生活所迫,很难真正地去实现,尤其长辈与子女都跟随到城市,生活压力很大,要不断为生活而奔波,很难参与到社区的活动当中。尽管意愿强烈,但是社会支持力度低,社会融入是一个难点问题。

因此,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流动妇女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流动妇女的社会融入。依托上文提到的工作机制,构建政府牵头、妇联参与、社区自组织参与的流动妇女服务机制,培育行业协会、同乡会等组织,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要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的妇女社会组织,通过推动流动妇女之家等服务模式,为流动妇女提供服务。社区自组织的力量同样要发挥出来,通过社区自治,结合社区流动妇女特点展开培训、联谊等活动,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小组工作,促进流动妇女社会融入。

流动妇女之家是非常好的服务模式。例如某创业新村社区当中有着1000多位流动女性,该社区所在地的妇联把推进流动女性群体的服务管理作为党建工作带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建立了巾帼向阳花流动妇女之家项目,辐射社区内所有流动女性。形成了在党组织领导下,以党员和骨干力量为核心,以完成组织任务和满足流动女性需求為驱动、群团组织和全体流动女性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组织体系。在管理中以社区网格化模式为基础,按照居住楼宇划分网格小组,把全体流动妇女纳入到网格当中(网格中还包含有本地居民),以乐于服务的女性为代表担任网格组长,牵头组织活动,实现自我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健全流动妇女服务机制,在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层面是很关键的一环,当代的流动妇女有其特有的属性,因此健全其服务机制要有针对性,要突除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格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颜子龙.治理情境中的作用模式——以H村妇女参与村级治理实践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5(6):78-83.

[2]聂飞.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家庭政策体系构建研究[J].求实,2016,(10):70-77.

[3]健全流动妇女服务机制,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J].中国妇运,2015(7):37-40.

[4]姜佳将.流动的主体性——乡村振兴中的妇女意识与实践[J]. 浙江学刊,2018,233(06):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