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2019-10-21甘曲涛

名城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内部审计电力企业

甘曲涛

摘要:电力行业中企业的内部审计指的是通过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电力企业管理制度针对企业与所属公司的管理经营是否合法合规及有关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展开审查与评估的一种独立的评价监督活动。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1 电力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

1.1 改进企业管理结构

因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差异,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权依旧处于捆绑状态,而此种模式中最大不足在于有些管理人员的职员很大,并且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约束管理,在资金运营方面的风险性较大。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属于一种独立性的内部机构,它和其余部门之间是独立的,具体作用与纪检部门接近,可以对企业的所有资金支出有效监督,防止发生资金风险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及时地掌握违规行为以及运行漏洞,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制度漏洞引发的一系列损失。

1.2 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电力企业的内部风险问题,一般都是依据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内部审计属于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构成,依靠开展检查评估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内部审计依靠对电力企业所制定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与不足作出评价,可以及时地掌握电力企业在运营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不仅如此,企业内部审计对于健全企业控制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有利于资金风险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性企业,而此特点能够决定着电力企业运营最大的风险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将资金流向作为核心,具体涉及电力企业的用电检查、贷款投资以及电费收支等,可以有效及时的发现风险的薄弱点,且可以依照资金流大小判断内部风险的等级。

2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缺位现象严重

有些企业由于机构设置简化,往往不单设内部审计机构,内审工作与财务工作在一个业务处室。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不甚了了,不少内部审计人员是从财会部门转岗或由财会部门兼任或是从其他部门调来,有的未经过审计业务专门培训,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有些企业管理者对内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安置、照顾的部门,内审机构成为企业安置其他部门退线干部的一个部门,在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审机构缺位现象严重,很难发挥内部审计应有作用。

2.2 内部审计职能轻视服务

内部审计机构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为企业加强内部治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电力企业对内审在促进企业发展、实现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职责和功能的认识仍停留在“查错纠弊”的层次上。有些内审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往往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在企业的各种正式文件规定中,强调“监督”的多,提倡“服务”的少;强调“事后监督”的多,提倡“事前、事中监督、服务”的少,这种过分强调事后监督的指导思想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因素。

2.3 管理人员的理解不准确

有些企業管理人员经常将“内审监督”与“会计稽核”混淆不清,或将审计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等同起来或相混淆,有的甚至将企业自主经营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立起来,存在“企业内部审计没什么实际意义”的看法。有些内部审计人员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误区,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等同于厂长经理的行为工具,事事唯领导人马首是瞻,处处依厂长经理旨意行事,内部审计应开展的工作没有认真开展,不属于内部审计的业务却在越俎代庖,未能发挥内部审计应有作用。

3 改善电力企业内审问题的措施

3.1 健全企业治理结构

电力企业管理者应明确一点:一个健康的企业应有合理的分权与有效的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作为制度保证,从制度上保证员工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并通过授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督。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因此有些部门可能会出现过渡道德风险,如采购部门为节约采购成本,忽视对材料规格、质量方面的检查,或有意购买残次品。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各业务部门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其独立性使得它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电力企业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环境基础环节的应有职能,对本企业及子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预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内控机制及建设项目或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

3.2 建立内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作为最有效的内部监督手段之一,已在西方200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成型、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审计部门应对董事会负责,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组织形式使内部审计机构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电力企业应彻底改变由于人员少、兼职多而将内审机构与财务、纪检等部门合并设置的现象。

3.3 切实转变内审职能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应适时调整思路,明确审计工作目标:以企业目标为出发点,以增加企业价值、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为目的。通过审查和评价组织风险、控制和治理程序,确认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保障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审计实践证明,只有找准工作目标,做出与时俱进的科学定位,内部审计才能走出一条创新与发展的道路。

3.4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及业务培训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随着内部审计工作领域向管理经营方面的拓展,审计机构在人员的构成上也应是多元化的,除懂财务外,还要配备精通企业各相关业务、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技能的人员加入内部审计部门。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

4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虽然已经建立了基本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要加快审计工作的改革步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促进电力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田孝华.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国城市经济,2016(17):87-88.

[2]贾宏飞.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7(12):120-124.

(作者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内部审计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