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触

2019-10-21李剑楠

黄河之声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传承

李剑楠

摘 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肩负着使命和责任。在国家社会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期,高校音乐教育在音乐类非物质遗产传承过程中,应如何去做,成为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发展现状、高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措施、高校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感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致力于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基,是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民族的标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我们还需通过传承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扬。校园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有助于保护优秀民族文化,推动教育行业发展,更推进社会主义文明构建与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发展现状

(一)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不断传承留下来的宝藏,从古代口头传承不断演变,到文字的诞生。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文化的交融、保护、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有效推动力。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成为关注焦点的同时,忽略了培养文化传承的意识。高校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有待提高。

(二)不懂保护文化遗产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民族艺术资源丰富的国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音乐类非物质遗产分布地区广泛,民众了解内容不够全面、宣传措施不够深入,各地区的艺术传承人较少。爱好民间艺术的学生很多,但真正刻苦钻研的是极少数,部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失去传承人,无法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三)教学内容存在局限

高校作为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主要领地,文化传承需开展创新教学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受流行音乐影响,对传统文化的接触逐渐减少,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校将文化与艺术分离,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情高于实践。高校艺术类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内容重点讲述民族舞蹈及声乐,深层次知识讲解过少。

二、高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措施

(一)开发相关课程资源

在反复强调多元化教学的当下,应逐渐拓展现有教材资源,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教学,丰富课程资源,通过教材中的诗歌朗诵体会学习的多种形式,也可通过教材中描绘祖国山河景色知识,了解民间风俗文化、不一样的地域风情,进而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

(二)完善文化课程体系

高校可与政府共同完善课程体系以及工作机制,根据不同地区文化特色,定期考察,分步骤计划实施,不断完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增强不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与校园文化结合。引进民族文化进校園,鼓励学生进行创编和表演,增强学生自信心。高校还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完善文化课程体系构建。

(三)营造良好传承氛围

首先,营造民主自由的传承文化课堂,民间音乐文化若不传承,便会丧失生命力。高校鼓励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表演民间才艺,开展交汇活跃的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体会民间文化带来的乐趣,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自主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营造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推进民间文化的传承。

三、高校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感触

(一)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一样的特色和含义,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的,它用其独有的方式记录着文明的发展历程。我国许多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具有完善的体系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并具有长期专业人才培养体制,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以及规范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型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学生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前,既是学习者也是传播者,他们的传播让群众有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基础,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染力,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

(二)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拓宽了道路,并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在优质的诗词曲中包括了道德与美德的赞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有较大帮助。将民间特色音乐文化带进高校课堂,引起学生高度共鸣,通过学习了解民间文化知识,增强道德意识、民族责任感,为传承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三)发扬文化传统美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校园中,给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路径。校园文化逐渐变得多姿多彩,更利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承贯彻落实。将校外的传统民间艺术引进校园,丰富了高校教学课程内容,高校需做出细致合理的规划,将培养优秀人才与传承文化都做到最佳,更利于学生身心全面成长,对发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大价值意义。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部分负面影响。高校融入西方文化在课堂中,不利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从开发相关课程资源,完善文化课程体系,营造良好传承氛围等方面,讲解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基本教育措施,为推进中华民族文化长远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智昊.黑龙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播的保护与传承—评《保护与传承—黑龙江民间艺术》[J].新闻爱好者,2018,06:97.

[2] 刘怡,雷耀丽.非物质文化视野下文化线路遗产构成的整体性研究—以丝绸之路起始段(陕西境内)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08:24-26.

[3] 庹中友,曾平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以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为例[J].科教文汇,2018,11:157-159.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传承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