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实践与教学有效整合的探索

2019-10-21阿不拉江·牙合甫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小学教学

阿不拉江·牙合甫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其重要性不在于让小学生掌握多少计算机操作要点与知识,而在于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小学生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逐渐摸索与创造,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生虽然对信息技術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其关注的焦点在于“玩”,并非是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因而要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有效整合

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运用到人们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农业、工业、商业、医学还有教育等领域的运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率教学。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传统的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数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又存在知识的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如果仅仅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在很大程度下并不能进行独立思考,这往往会造成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低下,学习兴趣降低,对于知识的吸收效果更是大打折扣。因为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画面,设置情景导入人民币的概念。播放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片,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还可以设计课堂小型超市,加强学生使用金钱等价交换商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二、加强学生间互助合作,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探究,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掌握知识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计算机的操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有些复杂, 很多时候学生个人进行研究和设计得到结果的过程,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合作探究能后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效率。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强化高效课堂的教学, 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要比独自摸索的效果好得多。例如,我们在幻灯片的主题设计展示时,对于个人单独完成显然有点吃力, 虽然一些学生也能完成但是完成后出现片子数量少、色彩搭配不恰当和表现主题不明显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将班级中的学生3-4 人分为一个小组, 组内先进行任务分解,小组商议选择主题,小组成员选择该主题下的一个子主题,全部完成后进行子主题的整合, 组合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还可以对整体的配色方案等进行商议和修改, 达成一个共同的展示意愿。信息技术课程主题探究式学习中,小组的互助合作能够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步骤开展探究式教学。

三、利用数据鼓励评价,提升学生探究信心

小学阶段信息课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强烈的展示欲望,很多时候希望教师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借助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传和展示,以网络评价的数据为参考,综合地评价学生,不断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的指导,设计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收集自己需要的文档、视频和音频资料,并对自己的资料进行分类。设计中教师进行范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这个操作并加以展示。分步演示教学完成后,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设计和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设计作品。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把学生作品上传到网络发布平台上,并设计评分表单,教师评、学生评、不同班级的学生评,让学生能完美地展示自己的成果。一些学生为了做得更有特色,就会去研究更多的功能效果或者与其他的学生讨论借鉴。通过表单评价的客观数据激励更多的学生摸索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树立起探究学习的信心。

四、游戏教学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化学习时,可以通过协作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团队协作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可以将学生科学有效的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使每一个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都达到均衡,在布置小组之间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小组都具有相同的角色来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在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相互协作,相互提升,共同的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化学习时,可以通过比赛的游戏来增强小学生之间的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热情,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计算机学习,有效地加强学生积极性。

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融合实现了信息的传递,是现阶段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教学的其中一部分,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限制,教学质量很难提升,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所以,非常有必要针对信息技术实践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整合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德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72-173.

[2]马跃.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66.

[3]张海龙.“互联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230-231.

[4]何金晶.小学信息技术实践与教学有效整合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247-248.

[5]张国豪.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品社课堂教学实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73.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小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