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钢琴演奏中的美学原则

2019-10-21邱晓柳

黄河之声 2019年11期
关键词:意向性钢琴演奏音乐作品

邱晓柳

摘 要:本文基于对文献的阅读,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钢琴演奏中的美学原则,阐述自己在实践中的体验与感受。以这些美学原则来指导钢琴演奏艺术,从本体出发,关注钢琴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蕴藏的内涵与意义,注重主观性审美对钢琴演奏的影响,从而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以理论结合实践,达到钢琴演奏追求美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钢琴演奏;美学原则

钢琴演奏是音乐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连接着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这两个环节,是美的艺术。追求美的艺术是钢琴演奏的终极目标,在这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从已阅读的一些文献中可以发现,从美学这个角度探讨钢琴演奏,最重要的是必须符合一定的美学原则。《从美学角度浅议音乐表演中的钢琴演奏》一文提到了三个美学原则:“1.首先是要遵循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2.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3.是技巧与表现的统一。”[1]周为民在《中国音乐》上发表的《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思考》中也提到了相同的三個美学原则,虽然可能在表述上有些不同。张前的《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中也具体阐述了这三个美学原则。从中可以看出这三个美学原则对于钢琴演奏影响的重要性。那么我对这三方面的体验和感受作以下阐述。

首先是对于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统一问题。我曾听过李斯特第六首《匈牙利狂想曲》两个截然不同的演奏版本,这不能说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不真实。这也涉及到现在一些钢琴作品的版本问题。在国外学习时,钢琴教授曾就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帮我找了好几个版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从中选择了一个最接近作曲家意图的版本。如果演奏家们都是基于同一个版本的音乐作品而演奏的,为什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曲家将乐思用音符的形式记录,想传递给人们一种讯息,但无论他把乐谱写得多么详尽,添注了多少表情术语,他人始终不能够完全体会作曲家本人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最真实的思绪和最想要抒发的情感。这种微妙的细节就需要依赖于演奏者在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融入自己的情感,否则只会像是从打谱软件中演奏出来的机械、呆板的音乐,没有一点美感可言,而这创作就需要与作品的真实性相统一。每位钢琴家对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会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但是在练习前应充分了解作品的风格、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动机,准确把握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创造的基础是首先不能偏离作品本身。但是现在有所谓的“俄罗斯钢琴学派”、“法国钢琴学派”、“德奥钢琴学派”等,这些学派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演奏风格,基于同一首作品,我们怎么辨别哪个更符合作品本身的真实性,哪一种更体现钢琴音乐的“美”,“美”的标准是什么,这应是更加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那么如果这些音响版本都遵循了这个美学原则,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不仅仅是在欣赏音乐作品,同时也是在欣赏音乐表演这个创造产生的效果,有的人喜欢这个演奏家演奏的版本,有的人喜欢另一个,这也许要从对音乐审美感受这个角度再做分析了。

二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美学原则。很多学生在学习《斯卡拉蒂奏鸣曲》时,弹得根本就不是斯卡拉蒂(应该说是不符合“斯卡拉蒂”的风格)。斯卡拉蒂,作为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在羽管键琴上创作的音乐作品由于琴弦是用羽管拨奏的原因,不像现在的钢琴声音持续时间比较长,可以通过改变手指的压力来变化力度,琴键按下才发音,放开就不会继续鸣响,所以在弹奏作品时,虽然谱面上没有说明,也没有标记,但是从历史性而言,以断奏方式演奏更加符合音乐作品本身所需要的效果。同样的在弹奏巴赫的作品时,比如颤音的演奏,为了适应当时羽管键琴的特性,颤音持续的时间要长一点。这些就是根据历史背景,遵照历史性原则,与这个时代的特征相结合,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作品,这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欣赏者负责任的表现。

三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美学原则。钢琴家通过长期的练习来获得高超的演奏技术,最终目的是为了把钢琴音乐作品艺术性的美传递给欣赏者。如果只是纯粹的炫技,例如现在很多弹钢琴的年轻一代,有着高超技术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好的艺术表现力,没有挖掘到音乐作品深层次的艺术性,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会让人感到乏味,他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钢琴演奏家。

李肖在《黄河之声》期刊上发表的《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表演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在前面三个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情:情感性与理智性的统一”,并把前面三个原则分别概括成一个字:“知、意、技”。他认为“要创造完美的艺术,必须坚持情感与理智相统一的美学原则在钢琴演奏艺术中,甚至在所有的艺术表演中,一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的特点是:在表演过程中把深刻的创作热情与镇静的、深思熟虑的自我控制结合起来。”[2]所以我们在演奏时不仅只是动手弹,最重要的是带上脑子和心,去更好地控制和安排自己的演奏,规范自己的演奏。现在很多学生弹琴,只是随一种已经习惯了的感觉,不由自主地、机械地运行自己的手指,表情呆滞,不知道脑子里想着什么,不知道心飞到了哪里。弹贝多芬的《“悲怆”》过分热情,而弹李斯特的《狂想曲》却极度优雅,完全脱离了作品本身,因为他们没有带任何情感也没有任何理智可言。当然在有了情感与理智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演奏的肖邦可以如此完美?因为情感与理智是需要建立在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之上的。所以,例如学习曲式与和声分析等各方面理论知识,对于钢琴演奏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练习钢琴作品时,可以先分析一下作品的结构,呈现、展开、再现,高潮在哪里,比例是如何安排的,想要起到怎样一个效果,都可以通过这些理论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在演奏时对这个钢琴作品就会有更加理性的认识。每天听一、两首音乐作品,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提高我们对音乐的感知力。加强对于其他学科的认识:音乐美学也称为音乐哲学,那么对于哲学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钢琴演奏时的情感体验与表现,与心理学有关,还有历史方面的学习,对于我们认识钢琴作品的历史背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孙舜华的《钢琴演奏美学的情感探析》一文就直接从钢琴演奏中关于情感的美学原则问题进行研究。也是三个“统一”:“情感的认知与乐曲内容的统一;情感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动作的统一;情感表现与民族风格的统一。”[3]我认为倒是与前面的一些文献提到的三个美学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是从情感出发。其中第二点:情感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动作的统一,补充了在演奏时形体动作方面的要求。比如钢琴演奏家郎朗,他的表现力绝对超于一般人,钢琴音乐作品无论是悲哀还是兴奋,单从他的表情和形体动作上就能感受的到,再配上扣人心弦的音乐,就非常完美了。当然若是像霍洛维茨这样的大师,即使没有任何表情和丰富的形体动作,只要他的手指触动键盘、音乐响起,就足以使所有人都屏住呼气,静静聆听。作者还提到了民族风格的问题,与之前的“历史性”原则差不多。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那种有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感受,因为我们对中国的文化更加熟悉,情感上更加真切。就像外国人很难演绎如《夕阳箫鼓》、《平湖秋月》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江南韵味,《春舞》、《新疆舞曲》这样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反之,我们对于格什温,就不如美国人一样,天生能够演绎爵士的韵味。

胡自强的《对音乐演奏艺术的美学思考——“意向·意义·视界·境界”初探》一文就提到:“现象学音乐美学认为音乐作品是作为一种意向性对象而存在的,它实际上是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意向活动的产物。一部音乐作品被建构出来,通过乐谱相对地确定下来,但如果没有演奏这一创造性环节将它转化为艺术音响,没有听者在欣赏这部作品过程中丰富的心理体验和解释活动,这部音乐作品还不能算最终完成。”[4]波兰哲学家、美学家茵格尔顿也认为“音乐就其本质和存在方式而言,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种客观实在的对象,而是一种纯粹的意向性对象。”[5]所以这就需要依赖于不断的主观能动的审美体验。“表演者除了要了解创作者和作品的材料外,还应进人作者本人的思维,想他所想,悟他所悟,从而使得自身的意向性内容忠实于作曲家的意向性内容。”[6]从“意向性”角度看音乐表演的美学问题,其实所要表达的内容与一开始的美学原则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从美学的角度来探究钢琴演奏艺术,基于前人的研究,对于美学原则、演奏中的情感、意向性等方面来认识和探讨钢琴艺术中的一些美学问题。希望能以这些美学原则来指导钢琴演奏艺术,从本体出发,多关注钢琴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蕴藏的内涵与意义,多注重主观性审美对钢琴演奏的影响,从而提高钢琴演奏水平。随着钢琴演奏艺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其美学方面的问题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对于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大量的技术练习,更需要有美学的理论知识对钢琴演奏有理性的认识,以理论结合实践,达到钢琴演奏追求美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援.从美学角度浅议音乐表演中的钢琴演奏[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

[2] 李肖.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表演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之声, 2010,01.

[3] 孙舜华.钢琴演奏美学的情感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0,02.

[4] 胡自强.对音乐演奏艺术的美学思考—“意向·意义·视界·境界”初探[J].中国音乐,2000,04.

[5]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7.

[6] 蒋存梅.从“意向性”看音乐表演的美学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03.

猜你喜欢

意向性钢琴演奏音乐作品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音乐表演中的现象学问题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对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感知与意向性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