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10-21付文玲
付文玲
摘 要:史料教学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态,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学习动力,如何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是现阶段教师探索的重点,文章将针对于此展开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教学改进措施,深化历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三历史;教学应用
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初三历史教学面临极大的教学难题,而且由于学生备战中考无法抽出更多的精力学习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历史学习效果差强人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以更具体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历史课堂教学,认真分析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创设更适合学习的课堂,本文将从史料教学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基本出发点,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教学优化措施,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水平。
一、筛选恰当的史料资源,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史料教学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性, 在筛选历史材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此开展更恰当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强化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历史知识。恰当的史料知识能够为历史课堂教学增光添彩,促进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服务学生历史知识的完善和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材料,教师不能忽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而是要将其充分的利用起来,以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和完善。教师在筛选史料组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要创设恰当的历史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探究范围,其次,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教材知识的理解,阐述其中的观点,从而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方法和策略,比如教材中的楷体字、图片信息的出处等等,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学习系统,比如自由阅读卡、活动课件等等,这些都要成为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因而从整体角度分析,筛选恰当的历史材料是历史高效课堂形成的最重要的前提要素,教师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恰当的史料教学内容,从而让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枯燥和乏味,更具趣味性,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推动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史料知识鼓励学生深度思考
很多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比较机械的死记硬背,很少有对历史知识进行真正的挖掘和深入的学习,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而且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将史料教学引入到初三歷史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完善教学方法,将更多有价值的史料知识与教学内容融合到一起,真正推动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进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史料知识进行教学导入,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升和改善。良好的教学导入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境,融入到学习氛围之中,史料知识成为学生融入历史学习的一个有效手段,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例如:《繁荣的宋元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课堂导入,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北宋时期,部分人坚持毁掉已经雕版的巨著,然而在这本书中蕴含宋神宗的“御序”为由,所以被留存下来,这本著作中究竟蕴含哪些内容,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又是怎么样,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然很容易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明确学习的重点,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学习的目标,推动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质的提升和改善。教师在史料的运用和布局上要依托教学内容,使其能够真正服务于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能得到显著的提升,获取历史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三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在创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史料知识为教学活动的丰富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武器,文章中深入分析初三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具体应用,以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春丽.史料教学在初三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以《美国梦的追寻》专题复习课为例[J].新课程·下旬,2018,(1):102-103.
[2]韩晓兰.例谈在互动式教学中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以部编版《九下第11课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J].读与写,2019,16(30):194.
[3]李立秋.浅谈历史地图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19,(32):10-11.
[4]甘荣.史料教学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8,(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