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葡萄糖》教学设计

2019-10-21张翠萍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葡萄糖教学设计

张翠萍

摘 要: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本文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和手段、教学流程设计、课后反思七部分对《葡萄糖》一课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葡萄糖;思政渗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葡萄糖》选自科学出版社供护理、助产等专业使用的《医用化学基础》课本最后一章即第六章第二节糖类。葡萄糖是很重要的一种单糖,它在医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它的结构和性质能为其它糖类的学习打下基础。葡萄糖的结构可表述为开链式、氧环式和哈沃斯式,护理专业学生重点要掌握的是其性质,因此三种结构以开链式为主,认识葡萄糖的官能团,进而学习其性质即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羟基、醛基的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对糖类(包括葡萄糖)有一些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化学中的糖类与生活中的糖类毕竟不同,学生对含有羟基、醛基的有机物具有的性质也没有理解透彻,且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教学中需加强引导;同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和推理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来进行有效教学。

三、教學目标

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来制定:

1、掌握葡萄糖的结构,能说出它的官能团及对应的化学性质。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理解葡萄糖的性质,能说出其特征反应。

3、掌握血糖和尿糖的概念,认识糖类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献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葡萄糖在医学上是至关重要的一种物质,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位在认识葡萄糖的结构,难点定位在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来理解葡萄糖的性质。

五、教法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与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学习和分组实验探究,通过看、思、做、练让学生观察葡萄糖与托伦试剂、班氏试剂的反应现象,更好地理解葡萄糖的性质。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5min):组织所有学生默写出羟基、醛基、醇、乙醛、甘油的结构式;个别提问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醇和乙醛?回顾醇类、醛类物质最主要的性质。

(二)情境导入(3min):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几句诗“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神奇地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摄取的能量中大约75%来自糖类。抛出问题,引导思考:①你今天吃糖了吗?②葡萄与葡萄糖有什么关系?③除了血糖,你知道尿糖吗?④糖尿病患者输液时可以用葡萄糖吗?

(三)学习新课(30min):

1. 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糖的图片,并展开讨论:这些是否都是糖类?再从六大营养素入手,给出糖类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引导学生推测可能的结合方式,并解释糖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区别,进而从结构上归纳出糖类的概念。呼应问题①。接着讲述糖的分类,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葡萄糖。

2. PPT展示葡萄糖的开链式结构,带领学生认真观察,葡萄糖的开链式结构与一串葡萄很相似,那葡萄与葡萄糖究竟有什么关系?葡萄糖最初从葡萄中得到,因此得名。但葡萄中并不只有葡萄糖这一种糖,葡萄糖也不只存在于葡萄中,它们之间“有过一段缘,但并不是彼此的唯一”!呼应问题②。再次强调结构终将要体现性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接着以开链式结构为主,找出葡萄糖具有的官能团,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假设,进而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检验假设,最终得出结论。

第一组:葡萄糖的能否发生酯化反应?

第二组:葡萄糖能否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第三组:葡萄糖与托伦试剂反应有什么现象?

第四组:葡萄糖与班氏试剂反应有什么现象?

播放葡萄糖与托伦试剂、班氏试剂的反应视频,验证假设,引出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的概念。

讲述葡萄糖在工业、医药、临床等方面的用途,尤其是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进而给出血糖、尿糖的概念,呼应问题③。葡萄糖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用于快速补充能量。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后,能产生2870kJ的能量,其中1161kJ转移至约38molATP中,供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此时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如果把国家比作人体的话,那我们每个平凡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葡萄糖分子,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在平淡中做不平凡的自己,不求回报,但求把能量献给祖国和人民。学生将来多数从事护理工作,面对患者,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劳动强度,还会面临患者因病痛而转移的误解和埋怨,甚至更大的伤害,我们要多鼓励多教育学生,既要学会保护自己,又要学会调节自己,心怀奉献精神,始终微笑面对患者,当病人康复的那一天,心中所有的泪水和委屈都会被一声声“谢谢”所融化。

(四)小结练习(5min)

本课主要介绍了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属于己醛糖,分子中含有五个羟基和一个醛基,它们能决定葡萄糖的性质,这是本课的重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可以与托伦试剂和班氏试剂反应,这是本课的难点;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正常人血糖的浓度范围是3.9~6.1mmol/L,尿液中的葡萄糖称为尿糖,临床上常用班氏试剂检验患者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葡萄糖的其它用途了解即可。

①关于葡萄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葡萄糖具有醇羟基,能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葡萄糖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葡萄糖在人体中变为二氧化碳和水

葡萄糖可被还原为1-己醇

②下列有机物既能在常温下溶于水,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的是( C )

A. 甲醇 B. 甲酸甲酯 C. 葡萄糖 D. 苯酚

③将NaOH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D )

A. 乙酸 B. 酒精 C. 食盐 D. 葡萄糖

④病人生病无法进食时,医生会给病人注射( D )

A. 纤维素 B. 淀粉 C. 蔗糖 D. 葡萄糖

(五)布置作业(2min)

1、教材84页习题。

2、每个小组制作一张海报,宣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呼应问题④)。

3、预习其他单糖和双糖。

七、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与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通过看、思、做、练让学生观察葡萄糖与托伦试剂、班氏试剂的反应现象,更好地理解葡萄糖的性质。探究式的教学是一种趋势,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进行,根据我们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整实验方案,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出发设计教学,同时渗透思政教育,日积月累,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葡萄糖教学设计
香菇多糖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分离及其测定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啥关系 葡萄和葡萄糖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