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身边史料,深化历史教学
2019-10-21许峰
许峰
以史料为依据、用史料说话,是具有说服力地还原历史的主要手段。选择契合初中生理解的史料,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途径。
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为例,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是:“知道东晋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古代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总的要求是:“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1]
基于以上要求,本文从身边多元化的典型史料入手,教学活动设计的立意源于教材。主要思路为:先从历史遗址入手,感受北方人口南迁的历史情境;接着从南京标志性的历史文物出发,寻找南朝更替的历史脉络;继之以博物馆资源设计具有思维冲突性的问题,开展“头脑风暴”,透视江南开发中的经济繁荣,转换视角对比南北方的发展变迁;最后从现代视角出发“寻找城市名人雕塑”,通过历史学家的评述激发思考,学习辩证地看待历史文化遗产。
活动一:从一两个历史遗址导入——感受立体情境的魅力
展示同学游览五马渡、乌衣巷的照片,教师设问引导:你知道和这两处历史遗址相关的历史故事吗?同学们判断,这两处遗址相关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历史吗?传说也能反映当时一些社会发展状况,比如“化龙说”就体现了司马睿最终得到民心认可,建立了东晋。《晋书·王导传》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作为南迁而来的北方大贵族,王导和谢安都是大政治家,各有什么重大贡献?
学生回答后,启发:东晋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机会,为以后南朝的发展奠定了“清静为政”、与民休息的基调。江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厚葬之风盛行。留下解读历史脉络的一系列“密码”。
【点评】历史遗址本身易于引发“思古之豪情”,即追忆共同空间的历史真实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进入了立体的情境。
活动二:探究一系列文物中的共同形象——梳理历史脉络的技巧
展示南京市徽、公交卡图案和中山门雕塑,教师设问:你发现它们有何共同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以这只辟邪作为南京的标志呢?学生答后,点拨:这体现了南朝石刻艺术的卓越成就。南朝皇帝的陵墓石刻神兽是有角的麒麟或天禄,王侯陵墓则是无角的辟邪。南朝的皇室陵墓,在南京及其周边留下了一系列这类石刻文物。欣赏以下南朝石刻,梳理南朝是怎样更替的?其中哪个是南京标志的来源?依次展示并注解:宋武帝刘裕在江宁麒麟镇的麒麟时刻、齐宣帝萧承之在丹阳的永安陵麒麟石刻、梁吴平忠侯萧景在栖霞的辟邪石刻和陈文帝陈蒨永宁陵麒麟石刻。
师生欣赏、分析、讨论后归纳:南朝指宋、齐、梁、陈四个前后相继的政权名称。南京的标志源于梁朝萧景的辟邪石刻。
【点评】南朝石辟邪为南京人所喜爱,具有很高的民间号召力和艺术价值。但是很多人不甚了解,称之为“石狮子”。质疑生活中的历史,通过艺术欣赏,建立跨学科的知识联系,普及历史文化常识:石辟邪是肋下生双翼的,石狮子则没有双翼,利于学习进行历史解释。
通过一系列南朝石刻文物,联系地解读“南朝更替”留下的历史密码,学生对于这段历史就有了具体形象的感性依托,梳理了历史脉络。
活动三:博物馆里的“头脑风暴”——深化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能力
搜集六朝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中有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的文物资料,思考问题①:有人说,“以建康为都城的东晋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一个续绝存亡、传薪播火的角色”,[2]请举例证明。同学找到了典型文物:青瓷莲花尊、古罗马玻璃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东晋陶牛车等,各组派发言人展示本组成果。
教师设问:西晋灭亡,北方被游牧民族占领,战乱不休,南迁的大贵族则保存了黄河流域先进的文化成果,是为“续绝存亡”。那么,哪些文物能体现:东晋南朝时期对中华文化有创新和发展,起到“传薪播火”作用呢?
问题②:阅读地图册上《南朝形势图》,南北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趋势如何?北方的实力怎样显著提升的?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问题③:再阅读教材,为什么南迁后文化先进的南方却被北方超越了呢?
教师继续问:《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崇尚清谈、慢生活的观念,对后来南朝的走向是否也有影响?同学们能不能从博物馆里找到这种文化风格的其他文物佐证?
【点评】博物馆通过提供历史学家的经典史论、历史时代的丰富踪迹和典型史料的通俗解读,实现了观众与历史的对话。南京六朝博物馆充分展现了与古罗马并列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的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城的风貌。
而把课堂搬到博物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具有思维冲突性的问题,利于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通过在史论和史料间的往返思考、大胆质疑,学生将获得自己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同时也敢于从不同角度说出独立的看法。这种唯物史观下的历史理解,利于强化历史学科素养。
活动四:南京名片中的历史灵魂——在现代生活中涵养家国情怀
教师设问:城市雕塑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历史学家胡阿祥2014年9月在东南大学的演讲中说:“南京最亮的名片是六朝”,“罗马的伟大在于军事征服,南京的伟大在于文化传承”。你知道哪些以东晋南朝时期人物为题材的现代雕塑?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建康城成为传统文化的避难所,其过程就是“衣冠南渡”。 “南朝梁,诞生了像《昭明文选》《玉台新咏》《文心雕龙》《诗品》等光耀千古之作,这是西汉之后,难得的文化奇观。”[3]也为后来的北方“汉化”保留了华夏文明的参照样板。你觉得东晋南朝时期这些文化名人流传至今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总结生活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给予现代城市的滋养,珍惜传统历史文化遗存。
【总体反思】:
1.从“点”出发:在身边的历史遗址中,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身边的历史遗址导入学习情境,易受民俗的影响,带有传说的成分。开发这一资源,需要辨别它和史实间的区别和联系。既合理利用已有的经验,拉近心理距离,又从史料实证意识上获得意料之外的、学习方法上的提升。
2“连点成线”:整体认知一系列文物形象,梳理历史脉络和概念。
历史概念对于缺乏生活体验的初中生来说,大多是抽象的。比如:“宋、齐、梁、陈” 南朝更替,学生一般靠死记硬背。但是通过家乡的城市标志,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对这一历史概念的认识就显得轻松、深入。
选择一系列文物史料,加以适当设计,可以让学习进程瞬间豁然开朗。再如,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概念,带学生去看金陵机器制造局里的“老虎窗”等建筑构造,那种特定时期既古旧又西化的感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形象依托。
3. “面面观”:创设有思维冲突的情境,批判性解读史料,促进唯物史观下的历史理解。
在博物馆老师预设了三个问题。问题①:有人说,“以建康为都城的东晋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一个续绝存亡、传薪播火的角色”,请举例证明。问题②:阅读地图册上的《南朝形势图》,南北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趋势如何?问题③:再阅读教材,为什么南迁后文化先进的南方却被北方超越了呢?三个问题通过第二个问题过渡,形成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在思维方向上的冲突。这就启发学生不仅看到江南开发的成就,更要看到北方在初始战乱的表象下,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进步意义。
课堂上老师转换角度问“回头看《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崇尚清谈、慢生活的观念,对后来南朝的走向是否也有影响?”同学们讨论热烈。本着“孤证不立”原则,老师再问“能不能从博物馆里找到这种文化风格的其他文物来佐证?”,同学则灵活应用了博物馆里的说明,将东晋陶牛车从经济角度转换到文化角度解读,丰富了文物史料的内涵。
面对熟悉的家乡文化,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高淳国际慢城,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向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读史以明智”。
4. “多面一体”:把握文物的文化内涵,重构自己的历史认知,在继承中扬长补短。
老师设计了“寻找城市名人雕塑”的活动,引领同学寻找现实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同学们发现,很多现代雕塑作品一旦加入历史因素,立即具有了厚重感。历史给予我们正能量,在学习了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城的沧桑起伏之后,同学们不是失望而是更加热爱它,激发了“家国情怀”。
从身边史料出发,“点”有严谨求实,“线”可突破概念,“面”可提升能力,“体”能涵养家国情怀。我們身边的乡土史料,是历史学习取之不尽的源泉,大有发展空间。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3页。
[2]卢海鸣:《南京历代名号》,南京:南京出版社,2016年,第62页。
[3]卜宪群:《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年,第4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