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下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究

2019-10-21边海长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鸦片幻灯片

边海长

2019年10月11-12日,《中学历史教学》编辑部在深圳科学高中召开了“任务驱动与中学历史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的一个亮点就是分别在科学高中、深圳实验学校(坂田校区)做了6节初、高中教学片段展示,并与现场四方互动交流,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为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我们特组专稿,请开课老师将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呈现出来,以飨读者。本次分享的是高中三节课的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问题导入:

教师:“鸦片战争”这个说法反映的是一个历史事实,还是对它的历史解释?(学生跃跃欲试,但两种观点莫衷一是)

幻灯片展示:中国——“鸦片战争”;英国——“通商战争”;美国——“中英战争”

教师: “鸦片战争”只是中国学者的说法,这一表述本身已暗含了一种角度或立场,它既是反映一个历史史实,也是对它的一种解释。

教师:不同的表述方式,反映的是人們对这一历史事件爆发原因和性质定位的不同认识。本节课我们就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两国相隔万里之遥,英国为何要大费周折发动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有可能避免吗?它为什么发生在1840年,而不是1830年或者1850年呢?

(设计意图:紧扣新课标中“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设计问题,问题简单明了,但设问角度独到,从学生的知识熟识之处设问,从学生的思维定势之处设问,在情理之中,出意料之外,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鸦片战争前的东西大势——必然性分析

幻灯片展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中包含着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必然性是指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不可避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它具有绝对性和客观性。简言之必然性因素决定某一历史结果必然会出现或发生,人们不能摆脱或取消这一结果或趋势。

教师:自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从此任何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深刻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并已伴随殖民扩张的脚步汹涌到东方和中国。在这股现代化浪潮中,清政府和英国各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1.文明差异(1840年前)

幻灯片展示以下五组中英对比的历史图片:

一,“家庭纺织业”与“棉纺织工厂”;二,“至高无上的皇帝”与“颁布《权利法案》”;三,“朱熹画像”与“孟德斯鸠画像”;四,“中国的士兵”与“英国的军舰”;五,“广州十三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

教师:请对比分析以上五组历史图片,指出1840年以前中、英两国在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思想形态、军事装备和对外关系等层面的不同。

学生:当时的清政府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实行君主专制,以程朱理学进行思想控制,军备落后,坚持闭关锁国;而英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张扬以人性、理性为核心的思想解放,凭借着船坚炮利对外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

幻灯片展示史料:张馨保:“这是两种不同文化……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问题:当时中国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如何?面对这种形势和西方的冲击,晚清政府作何反应并将产生怎样的历史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尽管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所引领的工业化、民主化、开放性的现代化潮流的冲击,晚清政府不仅不知顺应追赶,而且还固守落后的农耕文明,抱残守缺、盲目自大、顽固排外,势必为中英间文明的冲突与碰撞埋下祸根。

过渡:尽管如此,文明差异毕竟不应成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理由。为此我们还必须从英国所引领的这场工业化潮流的副产品——殖民扩张中探究原因。殖民扩张贯穿于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大国崛起的整个历史进程。

2.殖民扩张(15世纪以来)

幻灯片展示:15世纪以来至鸦片战争前400多年间英国殖民扩张简史

鼓励海盗掠夺:16-18世纪,英国海盗横行,被称为“海盗国家”,伊丽莎白女王曾是大海盗头子德雷克的船队的最大股东,并曾封他为“英格兰勋爵”(展示德雷克画像);

进行争霸战争:1652-1674年争夺贸易霸权的三次英荷战争;1689-1763年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的四次英法战争(展示英荷战争、英法战争历史图片);

进行殖民战争:1757-1849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了长达92年的武力征服与掠夺,并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基本将印度变为其殖民地(展示英军征服印度历史图片)。

问题:英国在历史上处理国家间冲突、实现大国崛起的重要手段是什么?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与其历史上对印度等国家的历次入侵之间有何关联?

学生:简要梳理英国的殖民扩张历史,英国处理国家冲突的基本手段就是暴力与战争,英国实现大国崛起的重要形式就是殖民扩张与掠夺。而鸦片战争也只是英国殖民侵略和武力扩张的一部分,在性质上与其对印度的武力征服是一致的。

教师:以老牌殖民帝国英国为代表,西方各国漫长的殖民扩张史的突出特点就是武力征服与暴力掠夺,强权思维和战争手段是它们处理国际冲突、实现大国崛起的基本逻辑和重要手段,这也决定了中英冲突激化后英国所采取行动的基本方向与形式。可以说,鸦片战争就是西方旧式殖民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

过渡:至此,我们从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面对中西文明差异与差距,清廷盲目自大、顽固守旧排外埋祸根;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掠夺原料和殖民地是根本。这些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爆发的不可避免。

(设计意图:本部分对15世纪以来至鸦片战争前“东西大势”的分析,紧扣中英“文明差异”和英国“殖民扩张”两大核心内容,着力分析了二者之间内在的历史逻辑关系:中英文明的深层次差异是两国爆发冲突的根本性因素,而英国在殖民扩张史中形成的强权逻辑和暴力手段又决定了英国在处理中英文明冲突时所采取的基本战争形式,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二、鸦片战前的历史细节——偶然性分析

幻灯片展示:历史唯物主义还认为,必然性也有其相对性和主观性的一面,即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虽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规律,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顺应或阻碍它,进而加速或延缓这一历史过程,使历史发展的具体形式和具体时间体现出偶然性。

教师:请同学们通过以下四个历史细节来管中窥豹,认识必然性因素是如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出来的,而一个偶然事件又对历史的必然趋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1.鸦片战争有可能避免吗——鸦片,还是茶叶?

幻灯片展示材料一:茶叶是中英贸易的重要内容。东印度公司进口中国茶叶,17世纪晚期每年是200磅,18世纪中期是40万磅,19世纪初是2800万磅,茶叶成为中英贸易的主力品种。而英国货物在华销量不畅,这给英国带来巨大贸易逆差。1837-1839年间,英国年均售华合法商品总值是91万多镑,而从中国进口商品总值是427万多镑。

维持中英贸易平衡的“三角贸易”变化示意图

幻灯片展示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对华鸦片走私愈演愈烈:1800年走私鸦片4570箱,1831年达到2万箱,1838年更是超过4万箱。疯狂的鸦片走私给清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为此,林则徐在道光帝严令之下,厉行禁烟,并于1839年6月间实施了“虎门销烟”。英国随即借端发动了“鸦片战争”。(以上材料均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问题一: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

学生:表面上看的确是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虎门销烟引发了这场战争,而英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大鸦片贩子的利益和由鸦片走私带来的巨额税收。

教师:因此我们将这场侵略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

問题二:中英间正常贸易存在什么问题,这与英国日益疯狂的鸦片走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引发这场中英间战争的只是鸦片吗?如果没有中国的虎门销烟,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以茶叶交易为主要内容的中英贸易,给工业革命后迫切需要开拓中国市场的英国带来的却是巨大的贸易逆差,为此英国曾先后寄望于用来自印度的棉花和美洲的白银来勉强维持中英贸易的平衡。但18世纪末,棉花在中国的广泛种植和美国独立运动使英国的这些努力相继落空,而清政府的顽固保守与盲目排外又让英国无法充分开拓中国市场,这就在客观上促使唯利是图的英国殖民者铤而走险,通过日益疯狂的鸦片走私来扭转逆差、获取巨额利润。从这一历史逻辑来看,以茶叶交易为标志的中英贸易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也应是引发中英商贸冲突和利益之争的一个基本的客观因素,而茶叶、棉花、白银和鸦片都曾先后充当了中英商业“战争”的“弹药”。由此可见,只要这个结构性矛盾存在,即便没有中国虎门销烟,茶叶、棉花或白银等物品也可能取代鸦片成为引发中英战争的“着火点”,这场战争无法避免。

2.鸦片战争有可能提前吗——防火防盗防“番妇”

幻灯片展示:1830年10月4日,一个中文名叫盼师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华大班,带着妻子从澳门进入广州时,公然乘坐骄子招摇过市,被两广总督令广州知府通过总行商敕令盼妇退回澳门。对此,英国散商和委员会随即联合向广东督、抚、将军和粤海关等四衙门提交了抗议书,要求允许外妇驻馆乘轿。广东总督予以驳斥,并命令盼师若在两三天内仍不将“番妇”遣去,即派兵入馆驱逐;21日,英方从泊于黄埔湾的外船上召集武装水手百余人携带枪炮登陆进入商馆,试图武力反抗,战争一触即发,这成为鸦片战争之前中英最严重的一次外交冲突,差点让鸦片战争的爆发提前十年!

——郭卫东《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妇女进入中国通商口岸问题》

问题:“番妇入城”事件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它险些酿成中英战祸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该事件说明了中西方在男女权利与地位上的观念冲突,本质上反映的还是中西不同制度与文明的差异。“番妇入城”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在当时的中外交往进程中,中西方深层次的文明差异与冲突必然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与争端,而这些事件若不能妥善解决,都有可能成为激化中英矛盾,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的导火索。而“番妇入城”事件就差点使中英战争提前十年爆发。

3.鸦片战争有可能延迟吗——英王和清帝的“固执”

幻灯片展示:为与清廷谈判扩大通商,英国三位国王先后四派特使:

1787年,乔治三世正式派凯思·卡特率外交代表团觐见乾隆帝,但后者在出使途中病逝;

1792年,乔治三世又派马戛尔尼和斯当东双使进京觐见乾隆帝,但两人通商谈判的要求被婉拒(在英王乔治三世的谈判授权书中,两人不仅有自主做出让步的权力,而且还得到必要时同意禁止东印度公司将鸦片输往中国的允诺);

1816年,乔治四世派阿美士德率团再到北京,但后者被嘉庆帝拒见;

1834年,威廉四世派律劳卑到广东监督开放英商自由贸易,律劳卑投书两广总督遭拒,与清军发生冲突,退回澳门后病死。

问题:英王和清帝的“固执”分别是指什么?他们的“固执”又留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学生:英王坚持的是试图扩大中英贸易,开拓中国市场,为本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清帝固守的则是天朝上国体制、小农经济和锁国政策,无视近代以来开放交融、商贸互通的世界潮流。

老师:英王一次次坚持开展商贸谈判来开拓中国市场,这种“固执”说明中英之间的商贸争端确曾存在通过和平、理性、和缓的方式来化解矛盾的历史机遇,如果这些偶然事件能够达成,则中英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乃至战争进程就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延缓;但清帝一次次拒绝接触与谈判的“固执”,也是当时中国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必然结果,它断然拒绝前述各种可能的发生,导致中英矛盾向它本来的方向突进,这又是历史的必然。

过渡:由于清政府一再拒绝英国扩大中英贸易的要求,英国的鸦片走私日益疯狂,历史正朝着我们熟悉的方向狂奔。但纵然如此,历史上中国的禁烟运动也曾存在过不同的方向和图景。

4.鸦片战争有可能延迟吗——“虎门销烟”的另一种可能

幻灯片展示:1836-1839年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在切断伶仃洋外国鸦片趸船与内地鸦片贩子的联系上效果显著,使持续多年的鸦片贩卖模式遭受重创。之后邓又借因义士贩烟事件,以停止中英贸易为要挟,要求英商在中英正常贸易和鸦片走私间做出选择,迫使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和广州外侨总商会达成禁止向广州内河走私鸦片的协议。这是中英官方和中外商业机构首次就在一定范围内禁止鸦片走私达成的较为正式的协议。在伶仃洋的鸦片走私已受控制、广州内河鸦片走私再被沉重打击的情况下,广东禁烟获得重大胜利。英国最大的鸦片贩子查顿在1939年1月黯然离开广东,这似乎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据吴义雄《邓廷桢与广东禁烟问题》)

问题:邓廷桢采取了怎样的禁煙方式,效果如何?

学生:与英商和总商会、商务总监等英国商务和官方机构进行谈判交涉,采取较为和缓、理性的处置方式,签署较为正式的官方协议。效果显著,既重创了鸦片贩子持续多年的鸦片贩卖模式,又沉重打击了广州内河的鸦片走私。

学生:如果邓廷桢的禁烟方案能够在广东持续推行,并在南方各省得以推广,则既有利于中国禁烟运动的稳步推进,也能某种程度上避免中英间鸦片走私矛盾的激化,从而有效延缓战争的进程。

教师:但历史的复杂性在于,急于立竿见影的道光帝等不及邓廷桢的徐图缓进,改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而伴随着林则徐在广东另起炉灶、暴风骤雨式的禁烟运动,邓的上述努力和成果被湮没殆尽,中国的禁烟运动和中英矛盾也很快走向它必然的结局。

(设计意图:具体的历史细节才具有震撼人心、启迪思考、彰显史韵的魅力。本部分以四个具体而微的历史事件、历史材料或历史角度,分别回答了“鸦片战争能否被避免”“鸦片战争能否在1830年爆发”“鸦片战争能否在1850年爆发”等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和反思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顺应推动或违逆阻碍历史趋势中的宏伟力量或凄美遗憾,深刻认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三、小结

幻灯片展示:三段文字   两个结论   一个观念

教师: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我们的教科书上只有三段文字的简单阐述,而老师们为便于学生识记,又会在导学案中将这些内容概括为两个更为凝练的结论:必然性——中英文明冲突埋祸根、英国殖民扩张是根本;偶然性——中国虎门销烟是导火索。

而鸦片战争之所以爆发的历史绝非这么简单,这其中既有其宏大的时代变迁、历史演进,也有不同国家、人民面对时代变局的不同反响与回应,更有一个个生命个体在时代大潮激荡中的顺势而为或逆流而动,正是这其中每一个意气英发、苦难挣扎或扼腕叹息的历史瞬间让历史的真相复杂的多,深刻的多,也生动的多。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历史结果“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鸦片幻灯片
美化保护二合一制作PPT连续背景图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THE DRUG WAR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阿富汗鸦片年产量创新高
清末地方财政靠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