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包虫病诊治
2019-10-21才山
才山
摘要:羊脑包虫病又被称为“羊脑多头蚴病”,它是一种由多头带绦虫幼虫引发的、寄生于羊脑、脊髓中的疾病。羊脑包虫病主要包括脑炎、脑膜炎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疾病,甚至会直接导致羊死亡。该文主要探究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的羊脑包虫防治现状、发病情况以及具体的诊治方法,希望协助久治县门堂乡大力防治羊脑包虫,促进协助地方畜牧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关键词:羊脑包虫病;防治现状;发病症状;诊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81
0引言
羊脑包虫病的主要侵害对象为2岁内的羊,其终末宿主则并非羊,而是犬、狼等肉食性动物。患病羊食欲严重下降且反应迟缓,原地不断作圆圈运动,长时间沉郁不动。一旦发现羊患脑虫病必须予以手术治疗。
1致病原因及过程
羊脑虫病的致病原因为羊多头蚴,即羊脑包虫,这种寄生虫通常为鸡蛋大小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壁较薄,拥有囊内膜,其中包含100~200个头节,均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牧户在饲喂羊群时容易让羊食人多头带绦虫卵进而被感染,虫卵会随着羊体内血液到达羊脑与脊髓,在经过2~3个月后虫卵逐渐发育形成多头脑包虫感染羊。
脑包虫成虫通常寄生于犬类等食肉性动物小肠内,成虫脱落的孕节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同时排出,污染饲草。此时羊进食被污染的饲草、饮水等会被感染,虫卵中的六钩蚴会直接进人羊消化道,钻入肠粘膜血管中,再随血液到达羊脑位置,发育形成囊泡,羊脑虫病可全年发生,对羔羊侵害尤其严重[1]。
2疫病防治现状
目前久治县内正在逐步发展推进现代化畜牧生产体系,建立基层防疫员队伍主要负责牛羊等防疫、检疫监督工作。在每年春、秋两季,久治县都会开展一系列的强制免疫、疫情测报、防疫消毒、免疫标识等常规工作活动。2019年主要防治的疫病类型包括口蹄疫、马炭疽、牛炭.疽、羊脑包虫病等,接种疫苗达到90384支。
久治县希望建立一支拥有稳定能力表现和丰富经验的疫病防控监管队伍,打造“县、市-区-乡-村-组的垂直监管管理体系,自,上而下开展“因地制宜、按需设置、责任明确、择优选用、注重创新优化”的疫病防控原则与机制,推进地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于目前久治县县内牲畜疫病防控的新技术平台。
3诊治
久治县门堂乡近年羊脑包虫病感染情况明显突出,这导致地方羊养殖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严重受阻,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专门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羊脑包虫病诊治流程。
3.1发病状况
在久治县门堂乡,脑包虫病的感染传播范围广泛。而被感染羊会立刻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反刍现象减少等症状。当地牧户在发现该状况后均会为疑似患病羊注射青霉素、安乃近等药物,并在症状出现后2~3d内再次注射磺胺嘧啶、柴胡等药物。但如果羊患上的是脑包虫病则通常不会有任何好转迹象,反而会病情继续加重,出现长期犬伏、转圈、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等奇怪症状,此时可初步确诊羊患上脑包虫病。
3.2临床症状及诊断
患病羊出现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行走时头偏向左侧并逆時针转圈现象,同时患病羊对侧眼会失明。如果寄生虫虫体寄生于脑部前侧位置则会导致羊头下垂,始终向前做直线运动,如行走中高抬前肢猛冲,遇到障碍物后倒地或呆立不动。如果虫体寄生于枕骨部,则患病羊羊头则高抬起并向后做后退运动,后退始终拖地不起。所以结合上述临床症状,可根据患病羊的异常动作行为诊断其已经患羊脑包虫病,如四肢痉挛、视觉障碍、卧地不起等。这些都是由寄生虫破坏羊脑神经导致共济失调引发的神经性症状,在触诊中容易发现,而且压迫患病羊患部时羊会产生疼痛感,根据临床症状,可最终诊断羊已经患脑包虫病。
3.3治疗过程
3.3.1羊舍清理
根据过往实践调查经验与观察发现,患有羊脑包虫病的牧户都会饲养犬类,犬类粪便清理不到位导致粪便污染饲草,间接传播羊包虫病虫卵,导致羊群被感染。针对这一情况,当地牧户应首先消灭虫卵传播根源,做好羊舍卫生清洁工作。
其一,做好羊舍消毒工作,首先人工彻底清扫,然后利用消毒药均匀撒施羊舍的天棚、墙壁、饲槽、地面等位置。通常每年要至少在春季、秋季安排2次消毒。同时考虑到羊脑包虫病的主要侵害对象为羔羊,所以在产房产前、产后以及羔羊生产高峰期时增加消毒次数。目前久治县门堂乡比较常用的羊舍清理消毒液为10%~25%浓度的石灰乳、5%~20%浓度的漂白粉溶液、2%~4%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及0.1%浓度的新洁尔灭等。
其二,要合理处理包括羊群以及其他动物的粪便污水。当地所采用的粪便处理方法为生物热消毒,在远离羊舍位置将粪便收集、堆积起来,并在粪便上覆盖10~15cm厚度的泥土,实施堆积发酵过程,发酵到3个月后可以作为肥料再利用[2]。
3.3.2手术治疗
羊一旦患脑包虫病,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久治县门堂乡也采取手术治疗方法。首先,必须确定手术位置,刀口开口应该在羊头顶骨以上位置,大脑颞顶叶部位,具体位置是在顶骨后缘1cm位置,距离顶骨中线3mm位置。其次,手术过程中要保证患病羊横卧保定,术前采用75%的酒精脱碘、2%的碘酊进行消毒,并分点注射盐酸普鲁卡因,然后麻醉2~3min后开刀。开刀切口长、宽度大约为2cm,并切开骨膜,再利用圆锯在羊头顶骨的最软部位锯孔,在保证不损伤脑组织的情况下取下骨片。挑开脑膜,此时肉眼便可观察到脑包虫囊泡包囊的一部分,确定患处位置后用小号针头直接连接注射器,从最高点刺入包囊,吸出包囊液,配合镊子夹住包囊壁。最后,取出包囊。取出后用纱布止血并压迫手术位置,在其中滴人少量青霉素并拉平脑膜,缝合头部顶骨皮肤,涂擦磺胺嘧啶,配合碘酒消毒,做好羊头部包扎处理。
3.4术后疗养
术后羊要单独隔离疗养,并为羊静脉注射甘露醇250mL/次,降低其颅内压。再连续3d为羊注射氧氟沙星避免感染。通过饲喂羊黑麦草、煮熟玉米粒以及紫花苜蓿等可保证恢复其营养消化能力,同时促进伤口愈合以及体质恢复。通常在术后第2天左右,患病羊体力会恢复80%左右,到第3~4天开始患病羊开始正常采食,反刍,大约1周后患病羊基本痊愈,可放回羊舍群居管理[3]。
4结束语
久治县门堂乡羊脑包虫病近年来患病严重,对羊规模化养殖非常不利,所以提出针对脑包虫病的具体诊治措施流程,特别是在利用手术治疗后可保证超过94%的患病羊恢复健康,治愈率较高。牧户也必须在日常羊舍管理中做好卫生清洁工作,避免羊脑包虫虫卵肆意传播。
参考文献
[1]阿西木.艾米都拉,羊脑包虫病的诊治[J].兽医导刊,2019(1):73.
[2]周觉民.羊脑包虫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8(14):43.
[3]蒙桂锋,唐勇.一起山羊脑包虫病的诊疗体会[J].广西畜牧兽医,2017,33(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