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老年病人服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10-21卢娇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服药护理干预

卢娇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病人服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86例老年患者。根据双盲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对照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者要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且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为(73.2±4.2)分,观察组为(95.6±3.2)分,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老年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应用价值比较高。

【关键词】护理干预;服药;老年病人

【中图分类号】R3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85-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多。老年人在年龄增长期间,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对其日常生活构成严重影响。从临床接收到的老年患者例数便可了解到,老年患者慢性疾病占据较多数[1]。慢性疾病是威胁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而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长时间服用药物。长时间服用药物就会减弱患者用药的积极性,导致疾病控制效果不理想。对此,就需要为老年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服药依从性。本文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病人服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86例老年患者。根据双盲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60-84岁,平均年龄为(65.3±5.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为(6.3±2.1)年。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为(66.1±4.9)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5.9±2.1)年。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治疗措施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临床治疗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普遍为慢性疾病,需长时间服用药物,病程较长。长时间用药患者跟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抑郁以及消沉等情绪。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性格、年龄与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向患者说明疾病治疗期间“三分治,七分养”同样自身调节的作用,采用相关的语言技巧与患者沟通,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劝慰,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持良好情绪状态,充分发挥心理防御性作用。(2)基础护理干预。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日常护理需要,结合临床治疗情况,向患者说明服用药物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并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中。保持病房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预防出现细菌滋生。同时护理人员可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不同疾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使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基本的认识,并能够自觉遵循医嘱服用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率。(3)饮食指导。对老年患者而言,日常健康的饮食护理习惯对疾病控制与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饮食喜好为其制定饮食方案,并敦促患者严格按照饮食方案,并告知患者适当予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物维持日常饮食,以满足机体营养需要。(4)用药护理。不少患者对服药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导致出现不科学服药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纠正患者这种心理,告知其恢复期继续服药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同时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指导如何减轻副作用,消除患者服药恐惧心理。在提供心理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心理状态不合格的患者,还需展开针对性的心理补救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需提前告知,以免患者出现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出现心理恐慌,促使患者能够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增强药物使用的利用率。护理人员也可将患者服用药物的信息写在卡片上,并挂在患者床头上,以便患者记忆自己所服用药物[2]。(5)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需在老年患者即将出院时告知出院后继续治疗,并巩固临床效率,加强疾病防治。为患者制定个体性的指导计划。告知患者戒烟酒,全面补充所需营养,维持充足休息,预防出现劳累或呼吸道感染。告知患者出院后還需遵循医嘱规律服药,定期来院复查。如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副作用,需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以便找出解决措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均数±与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率(%)表示,经X2检验,如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者要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且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为(73.2±4.2)分,观察组为(95.6±3.2)分,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疾病有很多种,药物服用方式与种类比较复杂,为促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服用药物,可实施护理干预[3]。护理人员掌握患者药物服用规律,采取恰当的方式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减轻老年患者服用药物期间的不良心理,促使患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记忆药物,并提升药物依从性。改进患者不良药物服用依从性,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为老年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应用价值比较高。

参考文献

[1]黄泽慧,黄燕.优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67-568.

[2]周晨霞,戴烨,陈川,等.药学服务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效果研究[J].中国药业,2017,26(6):88-91.

[3]李晓莉,胡明,曾进,等.护理专案在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65-267.

猜你喜欢

服药护理干预
吃药之后能马上睡觉吗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