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2019-10-21龙婧马明远鲍玲李永燕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重症监护室

龙婧 马明远 鲍玲 李永燕

【摘  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的用药后的疗效。结果:用药后,常规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在治疗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中均有明显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获得性肺炎;重症监护室

【中图分类号】R47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60-01

医院获得性肺炎(又称之为医院内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感染、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在入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重症监护室(ICU)内的发病率为15%~20%,其中病死率>50%,我国的HAP发病率为1.3%~3.4%,位于医院感染的第一位[1]。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一般来说身体素质较差、抵抗力较弱,患者一旦感染肺炎后病情危急且迁延不愈,不仅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更加重了心理负担,所以选择一种见效快且安全性高的药物尤为重要,本研究就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在治疗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临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38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31~70岁,平均(45.6±2.9)岁。常规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9~70岁,平均(45.1±2.5)岁。两组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標准》[2]者;自愿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肺等器官损害者;伴有肺结核者;精神疾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止咳、祛痰、营养支持等治疗,常规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规格:250ml、0.5g)静脉滴注,用法: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规格:250 ml:莫西沙星 0.4 g 与氯化钠 2.0 )静脉滴注,用法:1次/d。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3],痊愈为患者咳嗽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的各相指标均显示正常;显效为患者的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的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有效为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变化不明显;无效为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无缓解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2)观察两组的细菌清除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均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行t检验、χ2 检验对比。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用药后的疗效

用药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无差异(P>0.05,表2)。

2.2对比两组的细菌清除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用药后,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不良发生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无差异(P>0.05,表2)。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的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组织细菌DNA的合成及复制,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其属于浓度依赖型抗菌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具有抗菌谱广、组织分布广、作用持久、生物利用率高的特点,日均给药次数少,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时的痛苦,从而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为86.84%,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仅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表明左氧氟沙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好。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属于喹诺酮类的第四代抗菌药[4],可以用于治疗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药几乎没有光敏反应,组织穿透及极强,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强效药,口服后被人体被迅速吸收且生物利用度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的细菌清除率为84.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表明该药品安全性高,且肾功能、肝功能轻度损害的患者不需要调整药量。

综上所述:喹诺酮类药物按发明的先后顺序分为一、二、三、四代,其中左氧氟沙星(第三代)、莫西沙星(第四代)抗菌谱均广、抗菌活性强,两代的喹诺酮类药物对于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具有较强的作用,且半衰期长,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春宇.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54-55.

[2]李全双.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ICU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103-104.

[3]王建云.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94-96.

[4]宋雪梅.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509-510.

猜你喜欢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重症监护室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莫西沙星与依替米星治疗3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研究
口服莫西沙星引起1例严重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
我院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