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和心律平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

2019-10-21赵鑫鑫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室性心律持续性

赵鑫鑫

【摘  要】目的:探讨胺碘酮和心律平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方法:选择我大学门诊部40例2016年3月-2019年3月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心律平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心功能指标情况和对照组相似,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观察组的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律平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好,和胺碘酮均可改善患者的病情,但其起效更快,且两种药物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平;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不良反应;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12-01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是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发作后可出现血流动力不稳定,容易出现休克、低血压和心衰,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除纠正心力衰竭外,还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疗 [1]。本研究选择我院40例2016年3月-2019年3月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析了胺碘酮和心律平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如下。

1 资料与用药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40例2016年3月-2019年3月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0-60岁,平均43.57±2.11岁。男女分别12例和8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病程2-7小时,平均(5.22±0.21)小时。

观察组年龄20-60岁,平均43.22±2.16岁。男女分别11例和9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病程2-7小时,平均(5.21±0.26)小时。

对照组、观察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将150mg胺碘酮混合20-40ml葡萄糖溶液,20分钟内实施缓慢静脉滴注,治疗至转复的时间不超过450mg用量。

观察组则采取心律平治疗。首次推注10分钟,用35mg心律平混合葡萄糖溶液20-40ml静脉滴注,治疗至转复的时间不超过140mg用量。

1.3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效: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症状体征消失;有效: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减少,左心射血分数以及平均心率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达不到上述標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统计学处理

SPSS14.0软件处理并进行x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效果

观察组疗效水平和对照组相似,P>0.05。其中,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3例,治疗后有效6例,治疗后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4例,治疗后有效6例,治疗后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

2.2心功能指标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情况相近,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情况变化幅度均较大,跟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且两组的改善幅度相近,P>0.05。如表1.

2.3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时间

观察组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观察组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分别是12.42±1.11分钟,对照组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分别是28.21±1.23分钟。

2.4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两组均仅有1例出现头晕的症状,有1例出现呕吐。均无出现低血压。

3 讨论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而出现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肌细胞异常肥大,是心律失常的生理基础。使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患者是令人满意的[3-4]。胺碘酮属于三级抗心律失常药,可有效阻断钠通道,降低患者的快速心率,还可抗心肌缺血,阻断房室旁路,改善负性肌力,同时阻断钾通道,延长心房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且无去极化后发生,安全性好[5]。而心律平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可以抑制快速钠离子的流入,减缓收缩和去极化的速度,降低传导速度,并略微延长动作电位间隔和有效不应期,可以降低传导率,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兴奋性,有效抑制心肌收缩,其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作用持久。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心律平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疗效、心功能指标情况和对照组相似,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观察组的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律平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好,和胺碘酮均可改善患者的病情,但其起效更快,且两种药物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申艳飞.心律平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9):114-115.

[2]肖海波.心律平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7):36+38.

[3]李诗贤,赵娟.心律平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7):129+139.

[4]韦海生,黄伟光,廖文权.心律平和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07):874-875.

[5]尹延伟,许瑞佳,胡爱民,孙倩倩,刘宏利,王琦,侯志贞.中国人群使用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3,13(03):152-156.

猜你喜欢

室性心律持续性
胺碘酮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及其对心率震荡的影响研究
什么是HPV持续性感染
哲理漫画
管理层能力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吗
消炎止痛药会增加心律异常风险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方法与效果
聚焦心房颤动基础研究和上游防治中的亮点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