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控制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2019-10-21王珊珊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糖控制肺结核治疗

王珊珊

【摘 要】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13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对患者实施血糖控制。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96.92%高于对照组84.62%,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适症状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咳痰咳痰价值、腹痛、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血糖控制治疗临床价值高,即可有效控制机体血糖,还可改善患者结核相关症状,提高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意识,更加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好转,保证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血糖控制;糖尿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21;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10-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愈率极低,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目的就是稳控血糖。但,随着疾病时间增加,患者年龄增大,机体各项功能衰退,而且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与代谢能力下降,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疾病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疾病相互影响,对患者机体损伤严重[1]。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疾病患者增多,从而得到医学研究者的重视度,对其开展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即可提高机体抵抗力,还可改善其治疗配合度。因此,本文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治疗,将控制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13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划分2组,各组65例。

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27至75岁,平均年龄(62.65±1.37)岁。

研究组: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28至76岁,平均年龄(62.72±1.41)岁。两组患者在资料方面相比较,差距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②患者机体出现不同程度咳嗽、咳痰等症状;②患者签订此次研究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对药物过敏者;②中途退出治疗者;③听力障碍、语言障碍;④精神系统疾病;⑤不接受护理服务。

1.3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定期检测血糖;

研究组:对患者实施血糖控制:应用乙胺丁醇、、利福平对患者实施强化治疗,并应用胰岛素治疗,剂量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此外,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像其介绍疾病危害性与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让其有心理准备。与患者和家属认真进行沟通与交流,为其制定合理化饮食方案,保证机体每日所需营养,控制糖分的摄入。指导患者适当的运动与锻炼,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抵抗能力。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机体状况进行评价: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盗汗、呼吸不畅等症状明显好转,痰液检测为阳性,患者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值内;有效:患者咳嗽咳痰、盗汗、呼吸不畅等症状有所好转,痰液检测为阳性,患者血糖指标接近标准范围值内;无效:患者咳嗽咳痰、盗汗、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任何好转,痰液检测为阴性,患者血糖指标无任何改善;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机体是否有不适反应发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96.92%高于对照组84.62%,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适症状发生率

两组患者在不适症状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咳痰咳痰价值、腹痛、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饮食不规律等多种原因影响下导致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这也提高了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疾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能力紊乱,而且机体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临床高发疾病[2]。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种疾病可相互影响,促使疾病反复发作,而且还会导致机体出现耐药性,降低预后效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疾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结核杆菌会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从而影响降糖效果,使机体处于恶性循环。肺结核是消耗性疾病,需热量支持,而糖尿病患者控制摄入过多的热量[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饮食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糖尿病患者若不稳控好血糖,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持续下降,诱发微循环障碍,提高结核杆菌的繁殖能力,控制结合抗体的形成,加重结核病情。因此,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血糖空中有着重要意义。

有相关研究称:对患者同样实施抗结核治疗,A组患者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B组患者应用口服药物治疗,在痰菌培养转阴率、治疗有效率方面A组优于B组[4]。这表明: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抗结核与控制血糖治疗临床价值高,提高预后效果。此次研究中得知: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血糖控制治疗96.92%高于常规治疗84.62%,两组患者在不适症状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血糖控制治疗患者出现咳痰咳痰价值、腹痛、障碍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这表明了血糖控制的重要性。而此次研究结果与其相似,这充分证明了此次研究有效性与真实性。所以,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合理安排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物质的摄入,并对患者实施宣教,提高其对疾病认知度,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定期监测血糖,从而延长生存时间[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血糖控制治疗临床价值高,即可有效控制机体血糖,还可改善患者结核相关症状,提高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意识,更加積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好转,保证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鲲.血糖控制在 2 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180-181.

[2]张砚,朱凌云,左维泽,等.肺结核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28-29.

[3]何凯立,宋涛,骆燕鸣,等.自我效能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38-40.

[4]郑春兰, 胡旻慧, 赵丽,等.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4):577-580.

[5]蒋杰,石夏莹,张谊芳,等.药学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 34(2):288-292.

猜你喜欢

血糖控制肺结核治疗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