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019-10-21强建民
强建民
摘 要:德育教育涉及范围较广,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健康文明、遵纪守法、道德心等方面,本文重点从这三方面展开论述,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宗旨,探讨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育重要性
小学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将道德品质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体系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的掌握时机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德育教育。另外,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并接受德育教育。
一、正视学生三观,明确学习动机
德育教育并非一早一夕能够实现的,小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还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德育教育时机,利用德育教育正视学生三观,明确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是保障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只有明确学习动机才能有目的性的学习,掌握学习方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年龄差异较大的特点。小学新生对小学校园生活环境较为陌生,学习目标性不强。随着年龄的变化,小学生的三观和情感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学习目标逐渐明确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德育教育对学生各个思想观念的确定意义重大,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找到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生在作文中提到:“爸爸和妈妈都是无国界医生,奶奶说他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救死扶伤,等我长大后,一定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医生!”这里教师便可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基础知识,告知学生学习医生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明确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白当一名医生需要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会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德育教育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还能使得学生善于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促进学生养成“勤俭”和“温良恭让”的品质
“勤俭”和“温良恭让”的品质是我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优良品质逐渐发生了质变,高消费、买名牌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中,亟待引起重视。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教学仅限制在课堂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较为重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自觉的忽略德育教育,认为德育品质没有效用性。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教育机构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德育渗透,积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完善自身品质。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零零后学生,家中生活质量较高,没有生活负担。但是相对于以往的学生来说也比较自私,基于此,教师必须积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小学生花销较大,且在小学阶段便有意识的攀比。看到其他小朋友的新书包、新文具盒等物品便会要求家长购买,即便是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必须下意识的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削弱学生的攀比心理。组织校园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学生构成,宣传健康向上的素质教育,监督不良风气。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道德品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也能够体会到生活,养成“勤俭”和“温良恭让”的品质。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公德心是小学阶段重点培养的德育教育内容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呼唤。现代社会公德心的严重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因此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必须重视对公德心的培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修养和言谈举止。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形成公德意识,通过家长、学校和教师三方的共同努力,助力学生公德品质。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修理校园内损坏的门窗、保持家中、校园和班级的卫生、清理街道卫生等。在街道卫生的清理过程中,学校可了解到清洁工人的不容易,在严寒和酷暑中清理人们随意丢弃的垃圾,这时候教师便可组织学生成立宣传小组,在街道上开展“不随意丢烟头、杜絕车窗垃圾”的宣传。实际上,养成良好的公德心并未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奖罚分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惩罚和奖励,面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语言奖励和荣誉奖励,面对没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及时予以更正,并且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惩罚。另外,教师必须时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掌握德育教材内涵,利用德育素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德育教育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育对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能明确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公德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转变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杰卿.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36.
[2] 李春来.德育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