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9-10-21李金术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面临问题体育课高职院校

李金术

摘  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明确近年来,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已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补充部分发展为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职业教育是实现我国教育兴国、科技兴国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自己在民办高职院校任教10多年及走访其他职业民办院校,结合大部分学校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偏多年轻化,人员流动性较大,科研水平较低,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单调,体育场地和器材受限。并就目前的现状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引进人才,合理聘用,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引进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场馆建设,外树形象,优化内部条件等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面临问题;需要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课程应根据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自然班建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在近几年高速发展,与公办院校比较,无论是在教学和管理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式。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当前对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2体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资源匮乏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缺乏国家的支持与投入,教育成本的限制,使得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师生比例不合理、场地器材缺乏和陈旧,这些是制约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主要原因。

2.2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严重不足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要求,学生有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且比例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各高等职业学校都在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1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课期间无法正常开展体育课教学,严重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2.3体育观念相对滞后

目前高等体育教育中竞技体育观念、阶段体育观念、体质教育观念还比较盛行,在一定层面上阻碍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效果,然而目前对体育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更新相对缺乏。

2.4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教学过于注重体能与技能的教学。体育课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5体育课学习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

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在身体素质、掌握技术的能力等方面受遗传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现行的评价方式是由基础理论、考勤情况等几项技术考核组成。统一项目、统一标准,从根本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体育课教学的改革方案

3.1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完善体格;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地基础。

3.2体育课教学改革的设计方案

3.2.1制定具有高等职业院校特色的体育课课程体系

1)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体育课以普修课和選项课的形式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第1学期为普修课,第2学期开始进行选项课。体育选项课的选项办法是:在前一个学期期末进行选项,给学生发“选项课程调查表”,从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跆拳道、田径、体操、体育保健等,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2)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制定统一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各单项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在健康保健、体育锻炼、各专项技能、体育欣赏等方面的认知能力。第一、二学期分别开设体育基础理论课程,每学期4学时,各选项课中所选专项理论的教学,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一般集中教学不超过2学时,其余随堂进行教学,不安排专门的集体考试。

3)体育课成绩的评定

考试内容包括体育理论、专项技能、运动参与三部分:体育基础理论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第二学期末;专项理论考试随堂进行。在专项技能考试中,每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1-2个考试内容,由该选项课教师进行考核,对技术提高幅度较大的同学给与一定的加分。运动参与考核由各选项课教师根据该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3.2.2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形成以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等为主线,各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战术等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即结合各项目不同的运动方法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形成教学内容中体育理论知识的“趋同”;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等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具体体现,又形成教学主体内容上的“存异”。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4结论

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行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体育课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虎,张玉兰.高师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3]  余惠清.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猜你喜欢

面临问题体育课高职院校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漳州市对台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营改增的新形式下施工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油气开发专业定员工作分析及建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