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宁强县畜禽养殖污染调查与治理措施

2019-10-21张文鸿王素梅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治理

张文鸿 王素梅

摘要:该文根据目前畜牧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情况,分析了规模养殖污染突出问题,对规模养殖污染的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宁强县;畜禽养殖;治理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53

0引言

目前,宁强县委、县政府把畜牧产业特别是生猪产业列为全县产业扶贫、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依据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环保综合治理要求,加大力度落实规模养殖布局规划,关停禁养区内规模性养殖场,积极推行生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

1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据调查,2018年底全县生猪存栏24.5万头,牛存栏3.56万头,羊存栏1.79万只,家禽存栏108.22万只。全县畜禽规模和适度规模养殖场135个,其中,存栏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71户,存栏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36户,存栏5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大户13户,存栏蛋鸡2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3户,出栏肉鸡2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大户12户;共有规模性养殖场32个,其中生猪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场14户,存栏基础母猪50头以上的规模场6户,存栏肉牛50头以上的规模场4户,存栏蛋鸡10000只以上的规模场3户,年出栏肉鸡10000只以上的规模场2户,羊存栏100只以上的规模场9户。

2粪污处理情况

2.1畜禽粪污产生总量

对规模养殖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进行调查测算,2018年全县畜禽养殖粪尿排放总量为103.03万t。全县总的养殖污染物生猪占51.7%,牛占41.8%,羊占1.6%,禽占4.9%,其中畜禽规模场年产生粪污量占6.5%。规模养殖场粪尿产生总量6.7万t,猪占69.7%,牛占19.6%,羊占2.2%,家禽占比8.5%。

2.2粪污综合处理情况

(1)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宁强县畜禽规模与适度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有沼气池、沉淀池、化粪池、贮粪场、污水处理厂和有机肥加工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主要是化尸池、焚烧炉和深埋。135个养殖场中共有沼气池31个,沉淀池31个、化粪池51个、贮粪场39个、污水处理厂2个、有机肥加工厂4个,粪污处理设施完善的场38个,其中生猪养殖场31个、肉牛养殖场3个、肉羊养殖场3个、肉鸡和蛋鸡养殖场各1个,无处理设施的场主要是规模较小的牛羊和肉鸡养殖场,因排污量小,粪污基本以土地消纳方式全部利用,设施建造没有被得到足够重视。

(2)粪便处理利用及清粪方式。粪污处理利用方式一是自然堆积、发酵后农业综合利用,占比75.2%,二是进行有机肥加工,占比24.8%。135个 规模养殖场95%采用干清粪方式清理粪便; 5%的养殖场,主要是肉牛养殖场,实行以垫草垫料方式积肥还田。

(3)污水处理利用方式。污水处理方式一是种养结合、综合利用;二是沼气发酵,沼渣、沼液灌溉;三是经厌氧处理后灌溉;四是污水经过第三方(污水处理厂)处理和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五是通过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后外排,主要见于少部分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场,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4)沼气工程和配套土地情况。宁强能源建设坚持“项目到村、扶持到户”,已在全县18个镇(办)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实施沼气能源建设。135个畜禽养殖场中建大小沼气池48口,占36%,对有效处理畜禽粪污,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养殖场进行土地配套的127个,占比94.1%,配套土地面积10亩以上的49个,1~9亩的78个。

3规模养殖污染存在的问题

(1)违规建场。近年,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一系列鼓励规模养殖发展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畜禽养殖大户不断兴起,大力开展产业扶贫,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种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凹。由于宁强县多山地沟壑,受土地、水、电、路等基础条件限制,环保意识淡薄,造成畜禽养殖户任意选址、随意建场与扩大规模、先建后批及排污设施建设不配套等现象。

(2)规模化和适度规模养殖仍是当前和今后养殖业污染的主要源头。农村散养户小规模养殖基本是种养紧密结合,畜禽粪便就地产生、就地土地消纳利用,基本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规模大户,若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未配套足够面积的土地消纳粪污,只养不种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3)污染物处理方式落后,排污设施不健全。“雨污分离,粪尿分离”、贮粪场和沉淀池是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的最基本的排污设施。据调查,宁强县规模化猪场建设的现有排污设施中,实现“雨污分离,粪尿分离”养殖场占54.8%;建设贮粪场的占28.9%、化粪池的占37.8%、粪便堆积发酵堆积、发酵后农业利用占91.9%,沼气池、工业化废水处理系统等先进的排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所占比率不高。

4治理措施及建议

4.1技术措施

(1)标准化养殖与清洁生产控制。通过科学选址、合理规划、节约用水和采用科学合理的飼料配方、不断改善饲养管理和技术,改善畜禽生长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染物处理效率,降低畜禽养殖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全面推行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改进节水设备,控制用水量,压减污水产生量。

(2)努力实现“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的模式发展畜牧业生产。根据种植需要发展相应养殖场户。种植需要对畜禽粪便和污水采取不同方式处理后,直接用于农作物、蔬菜、茶园生产,形成农牧良性循环模式,维护畜禽健康养殖、生产高端农产品、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3)改进清粪方式。通过雨污分离、干湿分离、饮排分离等手段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数量;采用用水量少的干清粪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处理难度及处理成本,同时也可最大限度保存和处理利用固体粪污的肥效。

4.2工作措施

(1)强化环境保护监管,加快推进禁养区内养殖场的关停转迁。对禁养区内养殖场的关停由环保部门牵头,所在镇(办)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并向相应的养殖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制定切行的实施方案,将工作落在实处[2]。

(2)优化畜禽养殖布局,人畜分离,种养配套。按畜禽排泄量与外部消纳量相配套的原则,规划当地生态畜牧业发展。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协调发展。加快养殖业内部结构调整,缩减生猪养殖总量,重点是削减养殖高密度区生猪总量,缩减散养比例。稳定家禽生产,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4.3建议

从国家层面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完善粪污处理设施,扶持种养配套,建立“畜一沼一茶(菜、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搞好粪污无害化处理,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种养殖业生态循环大格局[3]。

5结束语

随着畜牧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山区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宁强县是南水北调饮用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因此,应提升畜禽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全面掌握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探索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晓鸥,贾永全,王喜文.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2007(5):137-138.

[2]王长青,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对策[J].中国畜牧业,2017(6):60-61.

[3]刘荣昌,黄瑜.家禽生态养殖模式及其发展策略[J].中国家禽,2018(2):43-46.

猜你喜欢

畜禽养殖治理
提高母羊受胎率的技术要点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浅谈左权县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加强畜禽养殖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河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天然物饲料添加剂的市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