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
2019-10-21曾波
曾波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微写作”,它与网络写作有相似之处: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凝练。但它又不同于网络微写作的结构散乱,内容零散,良莠不齐。微写作,可以是即时性写作,其篇幅小,耗时少,针对性强,或三言两语,或一两个段落。可以发议论,说心情,记思想,写感受,不需要长篇大论,它可以由每个小片段组成,这种写作在课堂上可以随时进行,类似于网络上的‘微博”,初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微写作教学提升学生写作水准。
关键词:初中;微写作;写作教学
作为初中语文写作主要问文体之一的记叙文,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要学习的写作文体,也是决定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文体。学生要做到掌握其选材,构思等方法,提升文章写作效率和质量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初中学生没有大量的进行频繁的写作练习,所以教师应善于通过利用课堂上的零散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微写作,通过针对学生的微写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写作用词,写作思路以及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微写作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一、通过微写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写作用词
在阅读中进行微写作练习是实施微写作教学的一种途径,学生在阅读期间,遇到自己觉得用的恰到好处的词语,可以通过微写作的方式针对词汇进行运用练习,内容方向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或写自己的理想,描绘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或对某件事物进行描写或者联想,教师可以示范性地给出几个方向,让学生想写而写不出时,给自己提供一个可以立即应用的思路,帮助学生通过微写作的练习提升词汇的应用水平。这对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也鼓励学生遇到书目中让自己感到赞叹的准确用词,在品味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准确用词的基础上,也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者模仿作者进行自己的微写作,以此锻炼学生自身的写作准确用词能力。如学生在阅读书籍《骆驼祥子》时,就做了大量的微型读书笔记,进行了好词摘抄,如“贫嘴恶舌”、“听见风便是雨”、“欺悔”、“无中生有”、“立竿见影”、“忽冷忽热”等等,同时也进行了针对这些词的微写作如“现如今妇人的贫嘴恶舌行为随着文明社会的进步逐渐消失殆尽……”学生在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的微写作,锻练了自己的作文准确用词能力。
二、通过微写作教学锻练学生的写作思路
写作是将文字融入作者的个性、情感、思维等方面,所以写作不仅仅是一个认识、实践过程,更是一个发展学生思路,培育学生思想的过程。对于微写作教学来讲,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就是引导学生尊重学生自身内在的言语生命意识,而写作就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微写作的训练学会表达自己情感,思想,观点等,让学生内在的言语生命意识苏醒,才能将通过文字源源不斷地迸发自己的思路。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前,首先列出自己的写作思路,找出自己的写作步骤,或者根据关键词列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帮助自己进行顺利写作。而不是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思路与研究视角的变化,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思维导图,进行微写作的练习,逐渐形成了在写作之前形成明晰思路的写作习惯。
三、通过微写作教学锻练学生的情感表达
通常初中学生在写作时容易表达自己的对事物的情感,但是由于写作经验的缺乏,往往容易词不达意,形散意散神散,学生自己的意志与情感与描写的景物、事物关联不大,不能写出画龙点睛的效果,尤其是在写作散文时,学生对细节不重视,而所有的情感表达一般都是建立在细节的描述和继续上的,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物品描写等,如同小说也一样是通过特定组合的细节描写来推进起情节发展,展现特定的场景。所以教师要重视通过微写作训练学生写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将情感与所描写的事物、景物结合的写作能力水平。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以写景文为外在表现形式来抒发内心情感的微写作训练。在开头的时候首先说明“我”与景物的关系,对景物与我进行夹叙夹议的讨论,让我与景物的联系密切起来,形成对照。在文中则需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对景物进行细致描绘,充分发挥想象,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寄托于景物,就是所谓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最后再深化情感表达,展现内心真实的自己。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方法进行两三百字的作文练习,得到了很好的用文字表达情感的效果,提升了学生在作文中对情感表达的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需要善于利用课堂以及鼓励学生在课下的琐碎事件,利用微写作的自由灵活的形式,多种多样的实施途径,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微小作文的写作。在逐渐建立学生写作信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用词准确度,锻练学生成文的思路以及写作的不同模块的构思,锻练学生利用文字进行情感表达的能力,通过微写作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微.初中语文教学中微写作助力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11.
[2]沈慧.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8(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