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超高层高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2019-10-21贾莎莎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贾莎莎

摘 要: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之间决定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构的稳定性,做好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应用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某省份跃层式住宅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从超高层高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策略、超高层高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超高层高;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体系设计;体系应用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技术越来越成熟,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确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成果。而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在超高层高建筑中的应用,正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重要技术课题。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项目位于我国西南省份省会城市,整体占地面积为2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在123770平方米。经与设计人员及业主沟通确认,项目包括地下室两层、跃层式住宅7栋,特殊之处在于其层高与常规建筑工程项目有一定差异,普通建筑的层高为举架2.9米,该工程跃层层高近六米,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经研究选择铝合金模板作为支撑结构。铝合金模板具有极其可观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且同时能够多次反复使用,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征,更重要的是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能够提供极强的成型作用,在跃层式建筑中进行应用能够取得非常优异的应用效果。其在我国超高层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时间不长,但是由于其突出的使用效果,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成为超高层高建筑工程项目模板施工的不二之选。通常的铝合金模板依靠单管立式支撑结构即可稳定,但在层高超过3.1米以后,此结构支撑力就稍显不足,因此一般将铝合金模板在层高3.3米以上的情况划分为高支模项目。本次工程项目层高为5.8米,单管立式支撑结构无法发挥有效作用,传统钢管扣件式满堂支模结构又过于繁琐,需要特殊设计和应用。因本工程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故以此为案例对超高层高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

2超高层高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跃层部分举架高5.8米,经研究决定按照2.9米层高分成两次分别进行施工,并且利用可调节的支撑+3道横杆支撑体系进行施工,钢支撑外管的长度分别截成2.2米和3.3米,同时对可调节的接头高差控制在1.1米左右。为保证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需要对钢管结构进行交错布置并且保持在步距以上。内管分别为3.1~5.9 m和3.8~5.9 m普通钢管,钢管直径为4.8厘米,在对比外管内管实际情况以后,设置两个轮盘,从水平方向设置三个纵横杆,其中第三道为通过扣件连接的普通钢管。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根据确定下来的建筑结构图纸、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生产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确保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铝合金模板安装应用之前和建筑施工方、结构设计方进行沟通,保证混凝土现浇结构构件的质量;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控制,保证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特别强化螺栓部分、板筋部分的连接,保证浇筑、砌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对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后续安装及应用进行综合考量,确保门洞框架梁、连梁等部分的施工效率;模板孔洞口位置必须要预留准确,比如说倒料洞、泵管洞、放线洞、管线洞等都需要进行合理控制。

3超高层高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应用

3.1墙体模板安装控制要点

依据墙体边线及控制线,焊接墙体模板定位筋且确保其准确,间距1 m为宜,随墙体钢筋预埋钢筋头规避与主筋施焊;墙体模板安装根部其楼板混凝土标高及平整度误差必须在+5 mm及以内(有效保证其墙体根部防止烂根及模板有效拆除),安装完成后用红外线实时对其进行抄测,确保模板上口标高统一及层高控制准确;墙体对拉片按施工方案布设且不得缺少及遗漏。同时安装遇电盒、线管时其专业必须优先避让,对拉片原则上位置不可调,若遇洞口较大时对拉片在避开后在其上、下予以加密处理;墙体模板安装时其销钉间距不得大于300 mm,大头朝上且混凝土浇筑时看模人员不得少于2人;墙体模板背楞加固遵循内二外三原则且每道必须与对拉片有效连接,楼梯间墙体模板重点把控(建议增设钢背楞防止其变形及上浮)地脚斜撑间距2m且确保每道墙一侧不少于2道即可;墙体承接板(K板)安装必须保证其方正及垂直,以规避外墙及楼梯间墙体出现错台隐患且有效控制上层墙体垂直度,K板加固背楞螺栓间距不得大于800 mm;脱模剂优先选用厂家配套专用油性脱模剂,涂刷时应有成品保护措施且除板面外其四边同步进行涂刷均匀;墙体模板进行拆除的时候务必要使用特殊的工具,否则很容易导致拆卸失败;为了后续使用的便利性,需要做好模板清理工作,对面板、凹槽部位等进行特殊清理,尽最大可能避免破坏面层镀膜。

3.2顶板模板安装控制要点

和内部墙体模板相连接的转角高度需要特殊确定,一般来说可以根据设计图纸和楼板厚度进行计算;顶部的模板龙骨安装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需要将立杆支撑间距控制在两米左右,顶板模板安装时将销钉间距控制在30厘米以内;楼梯间的施工缝一般是整体浇筑技术进行浇筑,所以说为保证其整体稳定性需要进行额外加固;拆除铝合金模板的过程中应避免立杆松动,支撑体系不得使之垂直下落否则会对楼板造成严重冲击,一般采用废旧轮胎作为缓冲。

3.3冬季模板应用要点

冬季施工的特殊之处在于温度,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冬季施工重点在于保温。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安装小太阳、棉被覆盖等方式进行保温。但本工程位于西南地区因此冬季气温相差不大,利用面板粘贴海绵等方式即可满足保温所需。

3.4夏季模板应用要点

本次施工的位置位于西南省份,因此夏季的温度非常高,在正午时分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顶部模板温度可以达到五十摄氏度左右,这显然不利于混凝土的正常浇筑和施工,所以务必控制好泵管安装位置、挡灰板位置,防止二者之间出现不匹配的问题,一旦位置控制不准确混凝土会洒落在底部模板上,并且在极短时间内凝结给后续拆除带来负面影响。在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应用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好协同配合,还需要铺设密目网进行隔离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

3.5强化混凝土养护意识和控制要点

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一般是快拆结构,立杆间距一般控制在两米以内,在顶部铝合金模板硬化情况达到设计强度百分之五十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快拆施工。在DB11/T 1446—2017《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贯彻落实以后,底面回弹混凝土强度值的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模板快拆的特点在于,其能够比常规的木质模板早十天左右拆除,所以说必须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洒水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顺利凝结,从而让本次施工能够顺利完工。

结语

超高层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应用具有一定难度,经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一系列设计及应用方案,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承载力和便捷性都与预计情况相符。因此在今后的施工中,这种设计思路和应用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建中,梁正松,魏雷强.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承载力分析与选型探讨[J].施工技术,2019,48(20):66-69.

[2]赵兴辉,李贺,李强,尹小康.超高层高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9,41(10):1856-1858.

[3]姜铂川,张宏立,刘同庆.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应用发展前景[J].天津建设科技,2016,26(03):15-16.

[4]张丹,陶忠,万夫雄,张磊,吴克川.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41(0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