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教学探究

2019-10-21蔡晓霞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蔡晓霞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登上了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导学案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导学案将师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明确了学生的教学地位,强化了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教学;探究应用

导学案,顾名思义,即教师参考教学大纲设计的教学方案,并通过方案内容逐步的引导学生走入教学课堂,让学生独立了解学习的重点及自主的掌握学习的方法,深刻的理解学什么,怎么学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促进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成就。

一、导学案的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导学案的导向不明

有许多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认为既然是要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教师则设计出几个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行阅读即可,提出的问题也很表面,没有做深层的探究,这些问题学生只需粗略的阅读课文就可以解答,而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被教师的问题所禁锢,限制了学生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首先要明确学生的教学地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但是许多教师在编写时忽视了这一点,导学案写成了课堂总结报告,在结合导学案进行教学时,教师自行把知识点总结归纳,并“填鸭式”的灌输到学生脑中,教学课堂缺失了学生主动探知的步骤,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及总结归纳的能力,让学生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三)导学案并没有引起师生的重视

有些语文课堂停留在陈旧的传统教学中止步不前,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板书写什么学生记什么,学生长久的在舒适的教学氛围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探究知识的潜在逻辑关系,有些教师也认为只要在课堂中將知识点全面总结并详细讲解,才是对学生的最大帮助,这种行为与导学案的教学宗旨背道而驰。

二、如何正确的编写导学案

(一)健全导学案的结构

要正确的编写导学案,就要明确导学案的结构组成。在编写导学案时首先要有明确的导学主旨,这是导学案的编写核心,在主旨中要明确的指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引导过程和学习方法以及内容潜在的价值意义。并通过教学内容拓展性讲解与之相联系的课外知识,最后让学生开发思维,自主的探究,总结与归纳,提出自己的理解想法。

(二)按照课时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更轻松的投入自主的学习情境中。所以导学案要依据实际课堂安排,要结合课时合理的编写,不可操之过急增加学生负担。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在第一课时,教师自身要梳理教学方向,让学生知晓教师教学意图。如安排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对文中的生字进行着重讲解等。在第二课时时,教师要将课堂重心倾向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自主的探究知识。在对上一课时进行总结归纳后,教师适当的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的思考探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导学案要层次分明

导学案的编写前要对编写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要设计得有一定的知识递进性,从简单的问题出发,逐步增加难度,分步引导,分层推进,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优等生可以感受知识的挑战,中等生可以感受知识的魅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跟随教学的脚步,理解所学内容。

(四)导学案明确指导方案

在导学案中要详细的写出教师指导学生的具体内容,比如,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用哪种学习方法掌握知识,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等。

三、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导学案

教师要在教学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遵照导学案自我预习,通过对学生导学案的检查,可以清晰的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结合这些教师梳理导学方向和明确导学内容。

1.教师可以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导入其中,同时也让学生理解课堂的教学思路,学生带着兴趣紧跟教师脚步,为课堂的推进打好基础。

2.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课时的特点,明确各课时的重要内容,第一课时旨在让学生阅读课文种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及课文的整体思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感悟,建立自我情感体系。在第二课时在对上一课时的复习基础上,设立提高性问题和课外拓展,让学生自主探知,并将学习所得归纳总结。

3.因为学生的理解角度各不相同,自我感悟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思维形态碰撞到一起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所以,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员间相互交流自我感悟,并通过组内沟通消化不懂的难题,最后将小组的探究结果传递到课堂中,形成全班的深入探究,更好的理解课文。

4.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运用自我所学去解答,加深知识印象。

四、结语

导学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自主的探究知识,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从而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蓝旭虹.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45-46.

[2]赵玉亭.导学案教学模式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61-62.

[3]王秀芝.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教学探究[J].才智,2015(24):82.

猜你喜欢

导学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