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域下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探讨
2019-10-21陈莉
陈莉
摘 要:近年来,内部控制在国家公立医院管理领域层层深入,基于内控视角提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成效,是当今公立医院管理层思考与发展的方向。资产管理作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系统的核心,对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以及效益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分析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特征、管理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以期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内部资产管理水准。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
一、引言
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是医院内控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因公立医院在国家医疗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医院资产管理是我国医院实力的关键性标准。国家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是内控的具体呈现,资产管理与内控体系息息相关,在内控的基础上,创建有效可行的资产管理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立医院向前发展,强化资产管理体系的控制力度,对于医院内控体系具有保障作用,还可促进医院持续进步发展。
二、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特征
公立医院由国家政府投资创办,是呈现国家卫生事业性质的核心载体。我国公立医院注重为民众提供有效、价廉以及安全的基础性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益性特征。伴随近年来构架公立医院变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在维持其公益性特征的同时,还要自负盈亏,国家财政对公立医院领域发放补助金还停滞在退休职工补助以及少数专项补助层面,而整个公立医院的运营需要依托自身盈利维持。资产是医院实施医疗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亦是医院落实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保障,对医院内部整个运作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公立医院是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经费多来源于自筹经费、科研教学经费或财政拨款经费,运用科研教学经费与财政经费购买内部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并不包括在医院内部成本核算中。因而,多数医院领导更注重如何争取政府财政经费,注重采购而严重忽视了管理意识,同时医院所有资产均刻上国有资产标识,也使诸多资产管理与使用者认为这些资产并不属于其所在医院,在使用与维护中过于敷衍。账实不符与资产闲置的不良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医院运作成本增加。国家公立医院如何在有限资源内科学分配资产,高效管理资产,提升资产利用率,落实效益最大化是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以及资产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内部控制视域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状
(一)管理观念现状
我国公立医院不同于其他资本企业,公立医院具备较为显著的公益性,并且不以追求利益为运营目的。我国公立医院是公益性质的医疗单位,整体运营所产生的成本需医院自身承担,但众多医院基本仅在医疗服务中得到一定的运营利益,而医院管理人员对内部资产管控的意识并不强烈,也不注重国有资产的应用质量与效益。此外,部分公立医院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多为临床科室上调人员,大多数是从事医疗技术领域的专业工作者,但在单位资产管理层面欠缺一定的理论知识,管理意识薄弱,致使国家公立医院内控体系相对混乱,内控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运营风险现状
目前,公立医院运营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对于运营风险的防控是医院资产管理与内控工作的有效路径,唯有强化对医院经营活动风险或潜在风险的防控工作,才可对医院内部风险展开实时评估,才能高效预防并解决风险。伴随国家医疗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目前面临多方的威胁,同时也承担了其他医疗机构与社会环境给其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并且医院还需面临自身内部资产风险等众多问题。因受传统资产管理模式束缚,公立医院针对运营风险的防控工作并未做出相应措施或應对策略,往往是在医院风险发生后,才针对问题实施预防。在实际医疗工作中,未深度了解和掌握医疗领域政策,致使医院资产受到危害。
(三)管理制度现状
我国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容主要涵盖资产分配、资产使用、资产处理、资产核查与资产监管控制等层面。有关研究证实,我国公立医院实际资产管理质量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趋势,但由于资产管理层面存在部分隐患,且并未实施高效合理的措施,同时医院亦欠缺外部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立医院内部资产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此外,国家公立医院于资产管理组成层面存在非经营性以及经营性共存的情况,对公立医院管理与运作均造成影响。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医院资产管理涉及的制度并未达到理性效果,存在资产配比失衡的现象。当今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监督控制力度以及资产检查简陋的问题。
三、内部控制视域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管理人员缺乏内部资产管理意识
因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多数公立医院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均是内部科室主任上调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多为医疗技术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其在在内部资产管控层面欠缺对理论内容的把握,导致医院管理人员过于注重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层面的革新,忽略监管自身医院内部资产管理工作。此外,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资产管理层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体系并未充分了解。由于医院不具备一定医疗单位专业资产管理工作者,对医院财务涉及的业务工作也未进行高效规范,加上部分财务工作者粗心大意,从而导致公立医院内部资产信息数据真实性不足,阻碍医院健康、稳步发展。
(二)医院内部运作风险缺乏监管
在资源分配层面,众多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缺乏对运营风险层面的全方位监控及评估,部分公立医院尚未建设相应的资产管理机制,在医院内部医疗设备采购层面存在明显的随意性,导致医院内部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增加了医院运作的风险程度。公立医院在购买医疗设备前,缺乏研究和探讨经济效益实施高效合理的应用,导致医院内部医疗设备利用率偏低,造成发生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同时,部分医院内部相关部门对自身科室存在的医疗设备实施独立资产管理,各部门间缺乏相互管理和制约制度,从而使资产信息数据存在差异,以及出现资产流失现象等。这些状况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公立医院整体运营的风险程度,同时,由于相应管理部门与工作者对医院运作风险管理工作并未投入足够的精力及时间,导致公立医院全方面发展受到一定约束。
(三)医院资产管理制度成果不佳
当前,部分公立医院欠缺对资产的购买与管理制度,部分医院内部相关部门为提高个体工作利益,盲目追求医院内部医疗器械采买,致使医院内部部分医疗器械数量过多。伴随医疗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内控体系随之做出相应调节,整合或剔除了部分医疗部门,致使部分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同时,因医疗器械更新换代速度持续加快,促使部分医疗器械还拥有使用寿命时,便被医院闲置,而闲置的医疗固定资产远远高于公立医院经营产生的经费。产生此现象的因素在于,当前公立医院内控体系与资产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和健全,导致医院内部各部门缺乏互相管理及控制制度,从而使医院资产管理难以高效发挥应有作用。此外,部分公立医院虽已创建资产管理制度,但因部分医疗工作者并未依据相应制度展开工作,导致资产管理制度仅能停留在形式层面。
四、内部控制视域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一)强化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意识
身为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资产管理意识,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与医疗体制变革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也受到源自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压力,医院运营工作也随之产生改变。因而,增强对资产管理的内控意识,可一定程度促进医院长远发展。我国公立医院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应注重创建资产管理的相应制度,明确资产管理意识,切实发挥医院内部资产管理功能,创建健全的资产管理模式,严格依据医院内控制度对内部资产实施管理及监督,强化医院内部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医院全体工作者均可认知到资产管理以及内控的重要性,为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医院还可利用信息技术监督和管理医院内部整体状况,最大程度减轻人为因素对医院内控与资产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继而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模式实效性,持续推动医院进步及发展。
(二)加大医院风险监管力度
加大公立医院运作风险监管力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医院发展。医院内部管理应针对所有职工实施风险教育培训,使其深入了解医院内外部经营环境,增加对风险意识的认知,促使医院全体工作者均可参加到运营风险防控工作中。强化对医院内部及外部环境风险的测评及监测,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对医院内部潜在风险设计有效策略,并在一定时间内针对整体风险评测结论进行修正,保障对公立医院运作风险进行全方位监测。依据公立医院内部实际状况切实把握风险测评时间,并且还应设计时间周期,针对医院内外部环境、经营活动以及资产管理工作等重大事件,应及时制定高效且可行的应对措施。
(三)健全资产绩效评价机制
健全资产绩效评价机制,将公立医院内部资产管理和科室绩效评价有机融合,提升资产管理成效。公立医院在针对内部科室实施资产绩效评价时,可基于定量和定性两个视角设计评价指标。一方面,基于定性视角,资产管理部门可利用抽检和年终盘点等方式,对科室资产卡片以及资产账单等状况实施跟踪考核。另一方面,基于定量视角,医院财务部门应借助所涉及资产效率标准以及资产收益标准评价资产管理工作。资产效率标准即评价资产利用率层面,例如,设置月平均服务患者数量以及设置开机率等。资产收益标准即融合科室真实业务收入以及科室一系列成本,设计如资产成本利润率以及百元固定性的资产医疗收入等标准。不论是定量评价标准还是定性评价标准,都应重视对门诊和住院、淡季和旺季以及医技和临床等医疗服务大众不同的实施分类评价。资产绩效评价在坚定定量和定性评价融合,以及日常评价和季度年度评价融合的准则下,建设长期且有效的评价机制。需注意的是,公立医院在日常评价当中应更为注重定性评价,而在季度年度评价中则应重视定量标准。
五、结语
资产作为医院实施医疗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亦是医院落实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保障。我国公立医院由于经营性质的特殊性,导致资产管理在内部控制当中存在注重器械采购,忽视管理工作的问题。借助内控体系作用,强化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意识、增加医院风险监管力度,健全资产绩效评价机制,可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成效,提高资产内在价值,为公立医院健康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崔志鹏,万雁雁,等.我院固定資产处置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9(10).
[2]谢彬洁.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2019(10).
[3]樊玉敏.政府会计改革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J].中国市场,2019:(26).
[4]张博.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19(23).
[5]王裕利.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