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思考

2019-10-21李静唐柳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幼儿园

李静 唐柳

摘要: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根据幼儿园个别化学习的内涵、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指导要点:明确幼儿的兴趣点与关注点,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掌握观察记录的要点,发挥观察记录的作用;重视幼儿活动后的分享环节,及时做好活动反思;明确活动开展动机,巧妙处理“两对关系”。

关键词: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指导要点

一、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特点

(一)情境性与可玩性

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能够引发幼儿主动持续参与。幼儿教师应当营造温馨和谐的心理环境与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让幼儿敢于探索,乐于探索,积极主动参与到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去。倘若幼儿教师构建的物质环境匮乏,不足以吸引幼儿持续参与,或是心理环境过于紧张,让幼儿不敢去玩材料,不敢随心所欲地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二)主题性与自主性

主題性指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使幼儿的新旧经验建立一定的联系,如果呈现全新的主题,需要老师在幼儿的新旧经验中搭建“桥梁”。自主性是指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长短。

(三)生成性与过程性

生成性指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时,活动过程和结果不容易掌握,总是处于动态生成的状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预设的教学方案相反,生成意味着不确定,也意味对幼儿自身能力的肯定与期待,是幼儿个别化学习的基础[1],但是这也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资源。过程性,即老师需要非常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并及时记录,选取较为典型的案例,待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幼儿进行分享。

二、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介入过度或放任自流

很多幼儿教师较为热情积极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幼儿发挥自主性的,幼儿只是跟着老师玩,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占据很大的主导地位。无可厚非,老师的确应该对幼儿进行指导与帮助,但是应该选取合适的指导时机,幼儿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应该让幼儿自己解决,教师不应该干涉太多。与此相反,还有一部分老师完全不对幼儿进行帮助与指导,一到个别化学习活动时间,教师就认为这是自己的“休息时间”,完全不注意幼儿玩了什么,有没有恰当的教育契机,这样会白白浪费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幼儿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不充分或不恰当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操作材料作为比较重要的元素,是不能马马虎虎随意投放的。材料的投放必须基于幼儿的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兴趣与身心发展需要,还要依据各个年龄班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区别地投放在实际情况中,幼儿园材料的投放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幼儿园为了省事,会选择在网上购买一些高结构的材料,买回来后直接放在区角,很长时间都不进行更换。还有的幼儿园,小中大班区角的材料都是一模一样,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这样的材料真的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吗?

(三)幼儿教师忽视活动结束之后的分享与反思环节

与集体教学活动不同,老师更易掌握活动内容和活动结果,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后的分享和总结活动更容易进行。而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生成性与不确定性较大,幼儿老师很难掌握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在活动结束后,幼儿老师也容易忽视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有些老师在活动结束之后,直接跳过这一环,让幼儿直接安静休息,丝毫不重视让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所见所闻。

三、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指导要点

(一)明确幼儿的兴趣点与关注点,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

开展个性化活动前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年龄特点,根据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活动目的和计划,注重培养幼儿的核心经验[2]。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之前需要老师制定清晰的活动计划和目标,并明确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在哪里,并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导向性,让幼儿教师明确要培养幼儿的哪些核心经验,在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避免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

(二)掌握观察记录的要点,发挥观察记录的作用

首先要确定好观察目标,在观察前幼儿教师要围绕幼儿身体动作,语言表达,智力发展等,对自己的观察范围、目的和目标进行明确的界定。其次,要掌握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观察记录结构,如观察过程实录、观察结构与分析等。还有,要运用恰当的观察方法,可以随机观察,也可以有计划地观察。还要学会变“是否”为“如何”,改变在观察过程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倾向。总之,幼儿教师要学会观察,掌握观察记录的要点,并且要把观察过程和结果运用起来,争取发挥观察记录的功用。

(三)重视幼儿活动后的分享环节,及时做好活动反思

在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幼儿教师还需要组织关于此次活动的分享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等进行一定的评述,也可以让幼儿向全班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与感受等。但要注意的是,正确的分享活动应该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遇到的困难,老师再进行适当的提炼与总结。而不是由老师来主导和操纵分享活动,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争取为下一次游戏做铺垫,而不是把分享活动作为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结束。

(四)明确活动开展动机,巧妙处理“两对关系”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解决好两对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主题”与“领域”的关系,要以“主题”为主线,兼顾“领域”经验的平衡,争取既要保证主题经验的达成,还要平衡幼儿的发展需求。二是要处理好“幼儿自主学习性”和“教师指导性”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以幼儿为中心,巧妙地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创设富有激励性的环境去吸引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内源性动机。

参考文献:

[1]冯伟群.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6(4):67-69.

[2]林丽萍.多元观察,多样指导-大班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16(3):46-47.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