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9-10-21师华花

理财·财经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水平金融企业经济转型

师华花

摘 要:对我国国民经济来说,农村经济所起到的作用是极关键的。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然后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认真思考了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创新;经济转型;金融企业;教育水平;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深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副产品的廉价性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农民收入增多,农村生活质量开始向城市靠拢,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逐年升高,但这种种进步几乎都是以破坏环境、透支资源为代价。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供求失衡

从目前来看,农副产品的供给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焦点,但从每年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如果对农业市场过多进行干预和调控,会导致农副产品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产品价格产生不正常的浮动,最终影响农村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危机频发,其中,产品的供求关系、生产方式都是较为关键的因素,这就需要国家对农业市场进行有效调节,注重产品质量的把关,严打劣质产品,从根本上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二)农民收入分化严重

除农产品的供求问题和本身的质量问题需要国家实行调控外,农民的收入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增长的背后,往往需要占用大量本应属于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农民的收入差异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我国不少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还没有脱离贫困,尽管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不少扶贫政策,投入了一定的补贴资金,但部分农民的贫困处境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其中的关键在于相关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

(三)区域间发展不均衡

从我国城市发展程度来说,不同区域城市的发展进程是有所区别的,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可分割,所以,我国当代农村经济进程带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以我国东部沿海乡村为例,这部分区域属于沿海地带,旅游产业相对发达,各项帮扶政策紧密连接,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反观我国东北部、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经济发展速度较为迟缓,特别是某些山区中的小村落,想要真正实现经济腾飞,面临的阻力是相当大的。

(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日趋完善,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还十分有限,其中,部分设施的质量水平根本没有达到既定标准,这显然会对后续的维护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使其服务大众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那些质量已经符合标准的基础设施的后期养护和维护工作又有所欠缺,这无疑会造成大量公共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重视市场规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能够直接对我国国民的饮食安全造成影响,这也是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应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国在农产品的质量把控方面实行了密切调控,对相关行业的约束力也越来越大。但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农产品生产过剩和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且情况较为严重,很多农产品无处可卖,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产品烂在地里,更让人痛心的是,像蛋类、肉类等农产品,卖不掉就只能倒掉,这样不仅使农民的收入得不到保证,还极大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量农产品浪费的同时,还有很多偏远地区农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在一定范围内放宽对农村经济的调控,充分利用好市场经济的特有规律,解决当下市场的供需矛盾,这样既能有效减少农产品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随着市场规律的发展,那些质量不过关的农产品注定会被淘汰,这在无形中还会降低人们饮食方面的风险。对于那些较为偏远落后的地区,国家有关部门要努力平衡这些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物资供给,使产品价格走向合理化,让经济极度落后的山区能够依靠劳动实现温饱。

(二)重视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在农产品市场中,要完全尊重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进一步使农民收入得到保障,从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一,随着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农村劳动人口大量流失,农村逐渐成为了当代人印象中的“养老地”,缺少了基础劳动力,农村经济想要发展是难上加难,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有关部门要适当加大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给予农村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样才会吸引劳动人口回归,为农村农业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劳动力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第二,要在我国当前土地和农村人口分布的具体情况下,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集约化。尽管我国平原面积有限,很难像美国等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那样实现大面积的機械化种植,但在如今全面现代化的潮流下,我国应充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坚持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此帮助实现农民间的合作交流,减少农民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劳作的成本,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尽可能防止资源浪费现象,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的抗压能力。

(三)刺激农业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迅猛,对第一产业即农村农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鉴于此,我国农业经济要坚持向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要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反哺周围环境,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而良好环境的创建,还有利于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转型,还可以拉动地区整体经济持续增长。

比如,我国地处西南的广西、云南等地区,退耕还林的政策早已全面推广实行,同时,当地政府还大力扶植地方旅游业发展,如此一来,第三产业的经济带动能力就完全凸显出来,运用当地第三产业带来的收入弥补和带动第一产业发展,农民的收入也远高于从前,人力资源流失的现象也得到了根本改善,甚至还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入驻,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经济无疑会得到飞跃式发展。

(四)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关注度,保证设施的施工质量和维护工作的质量,在设施施工前,要充分结合当地特点,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同时还要尽量避免资源浪费和损失,以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比如,连接城乡之间的公路、公路旁的路灯,这些都是保证人们安全出行、运输农产品的重要媒介,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关设施的养护工作,这不仅能有效延长设施的寿命,还能保证其在未来起到关键的作用,为农村的公共资源提供一定的保障。再比如,在农民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管道的建设工作尤为关键,它能对农民的用水安全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各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起来,坚决做好自来水管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保证广大农民的用水安全,从源头上消除或降低农民患病的几率。

(五)重视金融进入农村经济建设问题

金融业务是城市和农村实现紧密联系的重要标志,它对农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各相关单位或部门可以对符合资质条件的农民开放贷款、证券等金融业务,但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行业所占有的农村市场不宜过大,更不可违背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往往受到城乡经济差异、教育差异等方面的制约,农民在接受金融救助的同时,也会承担相应的压力。所以,当地政府在考虑和金融企業进行合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对农村经济的具体作用,必须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坚决不能让一些违法金融企业乘虚而入,干扰市场,肆意夺取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六)重视发展农村地区教育

教育为立国之本。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是重中之重。地方政府要积极引进相关技术型人才,加大现代科技的普及力度,抓住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大力拓宽农产品的销售途径,切实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

此外,还要注重农民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直观、生动的网络教学模式,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激发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加快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同时,多为农民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开拓他们的眼界,帮助他们树立和培养相应的防范意识和市场眼光。在扶贫政策的具体实行中,要注意方法的教授和探讨,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才是硬道理。

三、结语

要想真正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各级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业转型,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应注意引进金融企业力量,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催学龙,李秀花,杨红梅,等.平罗县水稻连续三年丰产原因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0(10).

[2]关红庆,苗秀珍.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0(9).

[3]武小龙.城乡“共生式”发展研究[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教育水平金融企业经济转型
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
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
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在转型创新中谱写发展新篇章
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
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教育水平关系研究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加快提升军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