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文化与生态坏境保护

2019-10-21卓羊党知才仁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藏传佛教

卓羊 党知才仁

摘  要: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民族,藏传佛教信仰渗透到藏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本文简单描述藏族文化对自然坏境的保护意义。

关键词:藏族文化;自然坏境;藏传佛教

一、藏传佛教教义与生态环境保护

藏传佛教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处于没有尽头的轮回之中,即“六道轮回”。基于对生命轮回的这种认识,藏传佛教的信徒们十分重视人生的来世,今世是为来世准备的,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来世,人们需要在今世行善积德。同时,佛教主张因果业报,因果报应是佛教最为核心的观念之一。佛教大力倡导包括不杀生在内的“十善法”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十善法”的佛教道德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佛教认为,只要多造善业,来世就能够获得善报、福报,“善行”的佛教利他精神的体现,内容非常广泛。除了不杀生外,还包括帮助他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等,这种具有很强生态意义的佛教道德价值观不但有助于对有生命的动植物的保护,而且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那些破坏非生物环境的恶行。

二、神山崇拜

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居民们对高山的崇拜和敬仰十分普遍,这一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青藏高原的高大山体不但被赋予宗教内涵,而且由于险峻的雪山终年云雾缭绕,变化多端,让当地居民感到神秘莫测。他们相信每座山上都有无形的精灵鬼怪在居住,它们主宰着周圍的一切,并能对人的生活施加影响。

藏族每一地区都有各自崇拜的山神。对于神山的敬畏使得人们在神山上的活动有许多禁忌。尤其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不动土,严格禁止在神山上采集花草,因为神山上的草地被认为是神山的衣服,挖掘或采集花草会严重触犯山神。同时,禁止在神山大小便、倒污物,否则会招致灾祸和疾病。

三、圣湖崇拜

在藏传佛教和苯教泛神论的影响下,不但高山被赋予神化色彩,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泊也被神化了。高原上的湖泊,尤其是那些大型的湖泊通常被列为“圣湖”“神湖”,在广大藏族居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族居民通常将山和湖视做自己的主宰、父母、伙伴等。他们通常有这样一种观念,山是父亲,湖是母亲。每年高原上的普通群众和宗教信徒们都要举行仪式崇拜或祭祀湖神。

藏区群众对神湖的崇拜,与其神山崇拜相似,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当地群众对任何湖中的鱼类都不轻易地去捕杀,从来不向湖中大小便和乱扔废弃物。藏区的每一个神湖都因被赋予了某种神灵而得到藏族群众的普遍保护,藏区的众多神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个个“自然保护区”。

四、动植物崇拜

神灵的存在是普遍的,苯教认为天上、地上、地下以及在动物和植物身上,无不存在着灵魂。万物有灵的观点在广大藏族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一股强大而不可动摇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藏族居民不仅对灵魂有敬畏心理,而且对一切动物持平等爱惜之心,对自然界的植物也怀有情感并加以细心保护,其中对森林的保护尤为突出。

在藏族人的眼中,动物是具有神性的。一些特殊的动物本身就被视为一种神,它们不但统领着本类动物,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青藏高原,人们对牦牛、马、羊兔、蛙、鱼以及鸟类的崇拜,使得这些动物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免遭随意猎杀。

五、自然禁忌

在青藏高原,人们因为对自然的敬畏而产生的禁忌非常之多,涉及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神山的禁忌有:禁忌在神山上挖掘,禁忌采集砍伐神山上的草木花树,禁忌在神山上打猎;禁忌在神山上喧闹;禁忌将神山上的任何物种带回家去:禁忌将不干净的东西扔到河湖甚至泉水之中;禁忌在湖(泉)边堆放脏物和大小便:禁忌捕捞水中动物。对土地的禁忌主要有:在牧区,人们通常会严守“不动土”的原则,严禁在草地胡乱挖掘,以免使草原土地肌肤受伤。禁忌夏季举家搬迁,另觅草场,以避免对秋冬季草场的破坏:在农区,不动土是不可能的。但出于对土地的珍惜,又有另外的禁忌,动土之前须先祈求地神,不可随意挖土。而且要保持土地的纯洁性,如不能在田野赤身裸体,不能在地里烧骨头、破布等有恶臭的东西。对鸟类的禁忌主要有:禁忌捕捉任何飞禽,禁忌拆毁鸟窝,驱赶飞鸟,禁忌食用鸟肉,禁忌食用禽蛋,禁忌打猎,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神兽的动物。其他的禁忌还有:禁忌捕捞水中的任何动物;禁忌食用鱼、蛙等水中生物;禁忌故意踩死打死虫类。

如此众多的自然禁忌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上述禁忌使得人们从内心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尊敬、热爱、感激和顺从之情,并将大自然置于高于人类的地位,从观念上防止了人们对大自然的随意破坏。其次,自然禁忌的核心是不能触犯自然界,保护自然的完整性就是保护自然的生命力,这对于高原上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再次,禁忌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们内心世界的安宁。藏族的很多禁忌将生物和自然生态环境置于很高的地位,人们通过设定各种禁忌以顺从自然,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六、丧葬习俗

藏区常见的丧葬方式主要有天葬、火葬、士葬、水葬、塔葬、崖葬等几种。天葬不但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具有较强的生态意义。天葬,就是将死的尸体喂鹫鹰,天葬是藏区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是大部分西藏人采用的丧葬方法。从宗教的角度来看,青藏高原藏地区实施天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藏族居民认为人死后要归天,而天葬有助于死者灵魂升至天界。其次,天葬被认为是人类向大自然的布施。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天葬的生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人死后通过天葬,尸体被秃鹫食用,一方面满足了居于食物链终端鹫鹰的食物需要,有利干这类生物的繁衍发展,同时也将人类纳入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物质能量循环之中。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因土葬而造成的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利的。

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流域,由于山高谷深,罕有鹭鹰,大部分居民因地制宜实行水葬。儿童死后通常实行水葬,僧人死后也偶有水葬。水葬前要请僧人念经超度亡者。水葬时,有的地方将尸体肢解后抛入江中,有的以白布裹尸或以木箱、背娄盛尸,然后投入江河之中。虽然水葬和天葬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但其宗教意义是相似的。天葬是将死者的尸体布施给鹰,而水葬则是布施给鱼,藏族居民认为这同样有利于灵魂转世。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来看,水葬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死者的尸体投入水中后,被鱼类食用,不像土葬那样占用土地资源,也很少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水葬地区的居民忌食鱼肉,有利于当地鱼类资源的保护。

青藏高原的藏族居民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和苯教,这两种宗教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自然观。在苯教的长期影响下,青藏高原的藏族居民认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都来自同一源头,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藏族群众认为藏区的自然环境是一个仰卧着的活生生的庞大“女魔”的化身,高原上山川河湖均是“女魔”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生活在“女魔”身上的藏族人民必须处处小心谨慎。青藏高原藏族居民认为自然环境中的山山水水都有神灵存在。崇敬自然也就是崇敬神灵,祟敬自然的人,受自然界诸神的保护,而破坏冒犯自然的人,会受诸神惩罚。总而言之,由于藏族信教群众长期经受藏传佛教的熏陶和影响,人们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处理中,把自然置于高于人的重要位置,并遵循人必须依赖自然这规则。

参考文献

[1]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坏境保护战略研究,张惠远等编著,中国坏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

[2]  中国生态建设与坏境保护,潘家华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猜你喜欢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流光之美
《穆斯林的葬礼》与文学中的宗教观念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青海404名藏传佛教僧人参加学衔考试
四川博物院藏擦什贡浅析
浅析元朝统治下的吐蕃地区佛教文学
避暑山庄正宫区佛堂与康熙帝的“帝王之治”
藏传佛教对西藏社会影响的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
清朝对蒙藏地区实行的“礼治”政策
试论宗喀巴显密教法的特征及对藏传佛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