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藏擦什贡浅析
2016-10-27
【摘 要】擦什贡是藏地代表性的佛教用品,传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经久耐用、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特点,对藏族宗教、历史、审美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关键词】藏传佛教 擦什贡 内容题材
四川博物院藏有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其中有许多精美的擦什贡从未展出。擦什贡是制作擦擦的模具,擦擦是脱模泥塑的总称,初指一种与佛塔密切相关的小型泥塑,逐步发展为包含佛塔、造像、藏文或梵文经咒在内的藏传佛教艺术形式。
制作擦什贡需经三道基本工序,即塑制模型、铸造和凹刻以及调整形体[1]。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的宗教仪礼和程序,其形制、度量规范、构图设计、色彩、内容都必须严格遵照“三经一疏”的有关规定及密宗仪轨[2]。在铸刻擦什贡纹样时,力求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一件擦什贡可以传承几代人,可翻制无数擦擦,无论是活佛大师、寺中僧人还是民间普通匠人均可制作。擦什贡雕刻逐渐发展成一门特殊工种,由专门的技师承担,在藏族的传统雕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17世纪中叶以后,在宫廷的大力推动下,出现了宫廷特制的模具——官模,由此产生了许多精工细作的擦擦[3]。
擦什贡的铸造和雕刻水平决定着一件擦擦作品的艺术水准和价值。对四川博物院所藏擦什贡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了解其历史源流和艺术价值,可进一步完善院藏藏族文物体系,同时,对研究藏传佛教艺术、川藏文化交流以及知识的普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川博物院所藏擦什贡主要由黄铜铸造而成,有的加了木柄,便于手握施力,一般分为立体圆雕类和平面浮雕类。圆雕擦什贡主要用来压印佛塔,也称佛塔小山[4];平面浮雕擦什贡可根据模芯的形状分为圆形、方形、不规则形和佛龛形。如按照图像题材来划分,则有佛塔类,佛神造像类,暂无经咒图符类。本文依照图像学原理和考古类型学对四川博物院具有代表性的擦什贡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一、单一造像类
单一造像的供养是藏传佛教真身信仰最重要的体现,类型众多,丰富生动,以佛陀像、佛母菩萨像、护法神像、高僧大德像为主。
图1为十一面观音铜擦什贡,佛龛形,铜柄短粗,整体小巧,雕刻精湛。观音像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十一面相为上、下五层,上两层一面,下三层各三面,依次为佛相、金刚相和菩萨相。正身八臂,两主臂合掌置胸前,其余六臂执宝瓶、莲花、法轮、金刚索、念珠等法器分张两侧,项佩璎珞,下穿天衣,观音身后有连成一体的圆形身光。十一面观音形象在藏区十分流行,从观音的信仰背景来看,有着深远的印度教传统,随着佛教文化的东传,逐渐融入了汉地的审美意趣。此件擦什贡模芯为四弧尖拱形,两侧呈直线形,内凹较深,其制作年代应为清代。
四川博物院所藏的擦什贡中有一类在铜模上嵌入木柄,木柄长而粗,并用铜片加固以便抓握,用来加快制作擦擦的速度。图2为释迦牟尼铜擦什贡,与木柄相连。手柄末端有残缺,保留了使用的痕迹。模芯是佛龛形,边缘内凹较深。细看释迦牟尼主尊端庄祥和,头梳高肉髻,双耳垂肩,袒右肩斜披袈裟,一手托宝瓶,一手施触地印,结跏趺端坐于仰莲宝座中央。莲座下为双象须弥座。寥寥几笔勾勒出头光和背光,寓繁于简,惟妙惟肖。
图3为大威德金刚铜擦什贡。大威德金刚,又称怖畏金刚,是格鲁派主修的护法神,形象多样。此件擦什贡上的大威德金刚最具代表性,为三十四臂十六足双身像,九头分三层排列,主臂托嘎巴拉碗,右手抱执钺刀的金刚起尸母,左伸右屈脚踏八物八禽立于莲座上。戴项饰、臂钏、手镯和脚链,腰系短裙,悬挂大骷髅璎珞。背屏上火焰纹翻卷弯曲明显,格式化特征突出。该擦什贡铸造工艺精湛,繁而不乱,无论是躯体、四肢还是持物、装饰都刻画得十分逼真,是擦什贡艺术成就的生动写照。
二、造像组合类
擦什贡的大小不过盈尺,遵照佛教造像原则的规定,在仅有的空间里细心经营,雕塑了几十乃至上百尊佛像,表现不同的形象与故事,充分展示出制作者的高超技术。佛神造像的组合常由千佛、长寿千尊、佛母以及上师等数以百计的相同圣像构成或是常见的众圣组合,例如三世佛、三方佛、长寿三尊、五方佛、三十五佛及八百罗汉等。
图4是佛陀组像铜擦什贡。擦什贡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发展及信仰的需要不断地变化,在吸纳了苯教的诸多内容后,擦什贡的外形多采用圆、方等几何形状。该擦什贡方形模芯上排列着五行五列共25尊相同的佛陀。造像的面部模糊不清,身体、衣饰简单粗糙,不求细节,实用性突出。擦什贡不仅蕴藏着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信仰,同时还折射出藏民族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民族气质、性格喜好等多方面的内涵。
图5为大白伞盖佛母组像铜擦什贡。此件擦什贡为方形,其上凹刻着众多相同造型的大白伞盖佛母。大白伞盖佛母为静寂相,一面二臂三目,结金刚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当胸持其标识——大白伞盖,头戴宝冠,身饰璎珞绶带。由于手工制作的原因,其在细节上表现得并不清晰,但从人物的姿态和手持的器物仍可作判断。可见擦什贡的雕刻在遵循宗教仪轨前提下,比金铜佛像、玛尼石、壁画、唐卡、面具等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图6的擦什贡中共雕刻了四十一尊佛神像。上段为宗喀巴师徒三尊。宗喀巴大师头戴桃形帽(又称通人冠),双手当胸结说法印,莲花盛开在左右肩头。在宗喀巴的右侧,是他的大弟子贾曹杰;左侧为第二大门徒克珠杰;中段为三十五佛,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一一排列,高肉髻、斜披袈裟、手持不同的法器。由于佛像众多,几乎每尊佛都只能大概辨别其脸型和身体。下段中间为长寿三尊,分别是无量寿佛、尊胜佛母和白度母。众圣的组合不仅是一种供养形式,还表现出一种传承佛学的理念和世界观。这种群像类的擦什贡除了内容的精心挑选,在构图上也特别讲究,既要做到均匀有致,又要保持统一风格。
图7的擦什贡主体部分共排列着十三尊造型相同的宗喀巴像。中间主尊比例略大。上部弥勒佛,双手在胸前结说法印,两只花茎缠绕肩头,安坐在亭内,两朵祥云漂浮,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整幅画面的下部是常见的三怙主,即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然而因空间限制,无法达到像唐卡和金铜造像那样细致,所以局部做了一些简单化处理,在这种空间的转化过程中人物形象会被有意识的夸张,以达到强化目的。
三、佛与塔组合类
图8的铜擦什贡表现题材是十尊不动佛和八塔。不动佛又称阿閦佛。这十尊不动佛分四层排列。上面第一层为一尊,以下各三尊。造型完全相同,均为高肉髻,袒右肩,披袈裟,左手捧竖立的金刚杵,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头光与身光相连呈三弧形,不再像明代那样相叠而成。金刚不动佛十尊题材的擦什贡在10世纪以前就已出现,到清代此类题材发展成各种组合形式,其中与塔的组合最为常见。此件擦什贡的两边各排列着四座佛塔。塔是佛教中不可或缺的圣物,乍看上去似乎是同一构图的塔其实有诸多细节的不同,与人物形象巧妙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早期擦什贡多压印佛塔和经咒图符,直到后弘期佛教复兴,佛神造像得以大量出现,成为最主要的题材[5],佛神造像的风格变化之多在擦什贡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每件擦什贡上的人物都存在着细微的区别,体现了不同制作者的工艺和审美,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的差异。
四、圆雕佛塔类
四川博物院还有一类圆雕擦什贡,用以制作佛塔擦擦。塔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擦什贡的出现与塔密切相关,擦什贡上的图案有单塔和多塔组合,有的还在塔上模印经文图符(见图9)。图9中此擦什贡呈圆锥状,覆钵式塔体,中部为一大塔,下部四周浮雕小塔,底部有经文和莲瓣纹,塔与文字的结合展现了多样化的美感,增强了擦什贡的宗教灵性。图10圆雕擦什贡外形似喇叭状,铜质,由台、覆钵、平头、竿、伞五部分组成,暗刻塔纹。这些佛塔造型不仅具有藏民族独特的建筑学方面的意义,同时也刺激了擦什贡和擦擦艺术的发展,成为探索和了解藏族文明的重要媒介之一。
四川博物院所藏擦什贡是全国同类文物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种类丰富,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通向藏民族心灵和领会藏传佛教奥妙的桥梁,值得仔细欣赏和深入研究。
注释:
[1]王伟. 藏传佛教模制泥像擦擦述议[J].丝绸之路, 2013,(10):37-38.
[2]刘栋.擦擦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 [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赵树栋.美术观点2[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04.
[4]康·格桑益西. 藏佛教民间“擦擦”脱模泥塑[J]. 西藏艺术研究,2004(1):62.
[5]吴建磊.藏传佛教佛类造像艺术风格研究——以“擦擦”造像为例[D].拉萨:西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