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2019-10-21张晓芳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2期
关键词:风险成因内部审计电力企业

张晓芳

摘要:在新常态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效率高低往往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电力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就需要电力企业不断的做好审计体制的完善工作,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创新审计方式,改进内部审计控制,从而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对策

1内部审计对于电力企业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作为电力企业内部构建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结构是否完善对于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主要保险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企业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管制度不仅能够对企业各项环节工作有效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监管和监察作用,同时有助于企业各项内部体制逐步的趋于科学化、合理化。第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对电力企业财务会计及相关信息数据资料的真实有着一定监督评价作用,有助于促进企业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促使电力企业各部门做好系统审计制度的落实工作。第三,电力企业外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样离不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配合,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外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在企业实际运行做好内部审计职能的落实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力财务管理运行风险,推动企业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2当前造成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现阶段,由于受到电力企业传统财务审计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影响,使得一些电力在实际的运行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的重视,导致电力企业各项审计措施无法在落实到企业的运营管理当中,久而久之,将会给电力企业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造成企业审计风险系数加大。与此同时,由于受电力企业财务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养不高因素的影响,审计工作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审计流程来进行,进而影响企业内部审计数据结构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导致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不断加大,造成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出现下降的危机。

2.2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程度不高

基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特殊性,独立性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有不少电力企业虽然已经建立独立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都存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开展需要电力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而其他部门作为审计部门的平级机构,审计部门不能采取强制命令的方式来要求其他部门完全按照其具体的指令来配合,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下降,导致电力企业运行风险的增加。

2.3受企业内部审计范围拓宽因素的影响大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的范围在不断拓宽和业务范围扩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难度和风险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经常会因为专业素养不高,而导致审计信息数据出现错误,致使审计部门的工作量增加,进而严重影响电力审计部门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

2.4审计方式方法落后

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审计部门的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审计部门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但是一些电力企业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依然沿用过去传统的财务审计方式,从而造成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大幅下降,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需求,促使企业的审计风险加大。

3降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对策

3.1加强对审计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力企业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审计管理需要调整和完善,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审计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体工作方法如下:(1)建立和完善审计信息资源数据库。这就要求管理者积极收集审计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扩充数据库。同时,要加强数据资源的准确性和验证改进,提高数据库使用效率。(2)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合理制定审计结构。审计结构的建立是审计管理发展的前提,也是保证权力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3)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先进的审计技术,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审计管理的操作流程。

3.2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落实项目管理内容

传统的審计管理模式更注重层级划分,导致职能划分过于机械化。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管理者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没有很好地落实审计管理的内容。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电力企业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最终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f审计信息传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水平,推动电力审计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3.3做好内部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工作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在企业不断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环节当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的审计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审计人员不断的创新审计方式,促使企业的审计数据的录入的准确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审计风险。

3.4做好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状况的完善和改进

做好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状况的改进和完善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加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价值有着十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就需要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当中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工作,同时通过采用科学的审计监督评价方式来不断的规范企业内部的审计活动,这不仅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促使电力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效益性的不断提高。

3.5加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在硬件设备上,大容量设备应当是首选,随着电力企业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拓展,需要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就会越来越多,而且电力企业现有的硬件设施已完全不能匹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需求,储存能力和处理速度都有待提高。在软件设施上,电力企业应当建立明确的内部审计系统制度,升级现有的内部信息系统,并定期进行调整和维护。

3.6增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当前,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普遍存独立性不高的问题,如果对这一问题不加以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将会大大增加电力企业审计日常工作的开展难度,对此,就需要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中不断做好审计部门独立性的完善工作,并要求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工作的开展,从而最大限度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进行构建良好的环境,促使企业的审计工作效率实现质变层次的飞越。

结论

总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新电力审计管理不仅是实现对电力服务更高要求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电力企业应不断创新审计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审计管理的坚强后盾,不断提高审计管理水平,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中国电力工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玉林,景妍.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2):128.

[2]蒋彩丽.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研究[J].纳税,2018(4):98.

[3]刘金文,王鲁泉.论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管理创新[J].审计月刊,2018(5):4-6.

猜你喜欢

风险成因内部审计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分析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民间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