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2019-10-21陈鑫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初中语文现状

陈鑫

摘 要:语文教学和学习包含了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其中阅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字词知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们不仅要提高学生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然而,现今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依旧沿袭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本文通过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现状,对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便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及文化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状 有效性策略

众所周知,阅读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在初中时代打下一个良好的阅读基础对于以后人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大部分初等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显得尤为单一。这种传统式的教学背景,对于教师们授课的课堂效率和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都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对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缺乏教学目标明确性

现阶段,在我国部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一些教师依然存在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需要围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而展开,而教学目标的设立更要紧紧围绕此理念,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如果教学目标较为模糊、空泛,如“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等,就有可能让阅读教学失去侧重点,进而影响阅读教学效果。[1]

2.缺乏课堂提问科学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让师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让学生和文本实现有效互动。但学生的基本学情以及阅读基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当前,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设置梯度化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待问题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基础较差的学生认为问题过难,无从下手。其共同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失去阅读学习兴趣。[2]

3. 缺乏教学方法多样性

“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这也造成了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这种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产生抑制作用,让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还有部分教师没有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直接引进其他开放的教学方法,如盲目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而没有对其探究问题进行深度考虑,就有可能让这种方法流于形式。[3]

二、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阅读教学方式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们更应该注重阅读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们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多向发展”,以此延伸出其他有趣的文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的兴趣,同时还会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文化知识。教师们选择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兴趣,还十分有利于老师和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当前的学习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结束后对此方法进行评估,以让方法的应用得到优化。

2.问题设置的有效化

初中语文教师应确保其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具体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基本工作:首先,教师应在提问之前明确此问题的目的,以及此问题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贴合性;其次,教师应明确问题提出的正确时机,确保此问题的提出可以让阅读教学的得到推进,可以让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并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最后,教师应保证问题的梯度性、适中性,针对基础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问题,针对基础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

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将多媒体模式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将学生们阅读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展现出来,为学生们创建了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享受感官盛宴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快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感受阅读中所描绘的情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美感,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效率。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师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使教师们的阅读教学变得事半功倍,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也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阅读课堂中去,更好的理解教學内容。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4]

4.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养成阶段,同时也是文化知识沉淀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初中生以后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教师们在课堂上授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使学生们得到在未来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们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同时,课外阅读也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们可以根据课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素材,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加深学生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沉淀。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是现代语文阅读教师们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也是学生们开阔视野以及提高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5]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不断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当代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以及知识沉淀,更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和教师们不断吸收新的思想,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注重课堂提问设置的有效性,并培养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为提高他们以后的社会竞争力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温泽成.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3.

[2]苗慧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4):91.

[3]刘琳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95.

[4]廉秀伟 杜海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汉字文化.2018,(17):60.

[5]庄红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成才之路.2018,(5):54.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初中语文现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