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X66井优快钻井技术

2019-10-21付善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6期
关键词:技术难点

付善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SX66井概况,钻井施工技术难点,施工中使用的优快钻井技术,克服了造斜点浅、裸眼段长、位移大,轨迹难控制等困难,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所使用的优快钻井技术,对其它大位移井施工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技术难点;钻具组合;优快钻井;泥浆不落地

1  SX66井概况

SX66井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邵家洼陷南坡,完钻层位沙四段,钻探目的主探馆陶组,兼探东营组、沙四段灰砂交互带含油气情况。依次钻遇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的沙一段、沙三段、沙四段。

设计垂深2560米,井底闭合距1573m,造斜821 m,最大井斜角45.28°,一开Φ346.1mm×311m,Φ273.1mm×310m,二开Φ215.9mm×3208m.

2  施工技术难点

(1)造斜点浅、地层松软、易出键槽,造斜点821m,明化镇地层疏松,以粘土为主,抗冲刷能力差,井眼扩大率大,造斜率偏低,给定向造斜带来很大困难。

(2)裸眼段长,钻井液润滑性能要求高,裸眼段长2387米,摩阻、扭矩大,岩屑的运移距离长,携岩困难,钻井液如果不能满足润滑性,拖压严重,后期定向扭方位施工非常困难。

(3)井斜大,携岩困难,设计井斜45.28°,该井斜,携岩困难,在斜井段下井壁易形成岩屑床,处理不及时容易卡钻。

(4)沙三段有断层,易漏。邻井沙三段出现井漏,预防不当,措施不到位,造成井漏。

(5)环保要求高,地面条件不允许排放废弃钻井液、岩屑,钻井液处理难度大,环保要求高。

3  优快钻井技术

(1)消除岩屑床技术

随着斜井段的增加,根据摩阻、扭矩变化,岩屑返出情况及时做好短起下,每钻进150-200m进行一次短起下,保证所钻井眼畅通。排量不小于35L/S,以提高井眼清洗效率,增强钻井液携岩能力。

(2)钻具组合优选及防键槽技术

井段309-2196m,钻具组合:Φ215.9mm钻头+Φ172mm 1.25°单弯+止回阀+Φ158.8mm无磁钻铤×1根+MWD+Φ127mm 加重钻杆×15根+Φ212mm螺扶+Φ127mm钻杆。

井段2196-3216m,钻具组合:Φ215.9mm钻头+Φ172mm 1.25°单弯+止回阀+Φ210mm螺扶+Φ158.8mm无磁钻铤×1根+MWD+Φ127mm 加重钻杆×15根+Φ127mm钻杆。

在复合钻进过程中,在1.25°单弯后加了Φ210mm螺扶,起到了很好的稳斜效果,施工中钻进至东营组后,及时在钻柱中加上扶正器,预防键槽。施工中,选用小尺寸钻铤,预防键槽卡钻。

(3)钻井参数优选技术

直井段,主要采取快吊慢打的技术措施,其目的是防斜打直。增斜段定向钻进时控制好软地层全角变化率,测斜时降低排量,防止在该点出现大肚子。复合钻进时,稳斜段通常使用40~60kN 的钻压、转速70rpm、并保证排量35L/s,并结合井斜与方位的实际效果来及时调整。

(4)防漏技术

在钻进过程中,井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钻井液密度尽量使用设计下限,保持近平衡压力钻井。进入沙三段前,搞好短起下,保障井眼畅通,加入随钻堵漏剂,以防止沙三断层的漏失。下钻要控制速度,井深超过500m以后要挂辅助刹车,每下一柱不能少于30s,防止下钻速度快产生激动压力过大压漏地层。下钻过程中要分段循环钻井液,切不可一次下钻到底再开泵循环。开泵要先小排量顶通后,再恢复正常排量。严禁開泵过猛蹩漏地层。

(5)钻井液体系优选技术。

使用聚合物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较强的抑制性,优良的润滑性、良好的井壁稳定性和油气层保护性能。(a)采用一开老浆低排量、小钻压钻进50m后小循环钻进。(b)二开(6~8)%膨润土+(0.2~0.3)%PAM+(2~3)%超细碳酸钙+(3~4)%聚合醇润滑剂+0.5~1%有机胺,井深2500m后加(2~3)%钻井液用乳化石蜡。(c)完钻后大排量洗井,短起至表套,后大排量洗井至无(少量)岩屑返出,封井至造斜段,起钻双扶通井后再电测。(d)下套管前粘度55~60s,封井至造斜段,配方:井浆+0.5%塑料小球,套管下完后,小排量开泵正常,缓慢提高,达到正常排量后循环两周,其间钻井液不调整,固井车到达后,两个循环周将粘度降至50s以内,立即固井。(e)润滑剂加量根据钻井实际情况确定,若流变性不好控制,适量加入氧化钙。(f)钻进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井口返浆情况,岩屑返出量、岩屑的形状,提高钻井液的悬浮、携带岩屑能力,确保正常钻进。

(6)完井作业优快技术

完钻后大排量洗井,短起至表套,起钻后通井,钻具结构:钻头+扶正器+加重钻杆+扶正器+钻杆,大排量循环,循环好后加入塑料小球和固体润滑剂封井至造斜段,干通后起钻电测;下套管前再次封井干通,套管下入后,小排量开泵正常后,逐步提高排量,达到正常排量后循环两周固井。

(7)泥浆不落地技术。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钻屑收集设备,将岩屑、废水、钻井液和地表完全隔离。废弃钻井液采用废钻井液环保处理技术(固液分离机),解决了废弃钻井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施工中,固控设备排出的岩屑,以及流质、废弃钻井液经固液分离处理后产生的岩屑,暂存在岩屑池内,完井后集中拉运至岩屑处理站。

4 取得效果

SX66是施工难度较大的一口井,施工中克服造斜点浅、裸眼段长、井斜大、携岩困难、易键槽卡钻等技术难点,电测一次成功,顺利完井。该井完钻井深3216米,钻机月速2950.46米/台月,机械钻速14.62m/h,水平位移1558.56米,位垂比0.6,斜井段长2408米。

5 结论与认识

(1)钻具组合优选提高了施工速度、缩短了钻井周期。

(2)聚合物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满足了井下的需要。

(3)工程泥浆配合,避免了岩屑床的形成,保障了井下安全。

(4)固液分离装置,实现了泥浆不落地,减少环境污染。

(5)泥浆回收再利用技术,减少了环境污染,确保了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 孙清德.中国石化集团钻井技术现状及展望[J].石油钻探技术,2006,34(2):1-6.

[2] 陈庭根,管志川,刘希胜等.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复杂深井钻井技术与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4] 鄢捷年,钻井液工艺学,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井总公司)

猜你喜欢

技术难点
钢琴专业学生技术难点演奏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
园林水景施工技术难点与合理解决方式研究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