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医学高职教育的思考

2019-10-21谭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医学教育高职教育

谭丽

摘 要:医疗教育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卫生要求的改变突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根据中国医学专业教育的现状,本文主要讨论中国高等医学专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教育 高职教育 教育创新

高等职业医学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国家调整和改革医疗教育结构、优化医疗教育资源以及发展社会迫切需要的高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医学高职教育的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许多因素,医学专业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目前,在认知层面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征没有共识。在管理学校的方面,也有不同的类别和杂乱无章的管理。

1.定位偏差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疗专业高等教育学院已被改建为职业学院,其发展历史相对较短[2]。因此,他们缺乏管理学校的经验,也没有学校管理水平。在有关部门和职业学院的学校工作中,仍然缺乏对某些问题的统一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中也有一定的理解和方向的有些偏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么有意模仿一般高等教育,要么将现代化和转录作为学校和学生的目标,这意味着在目前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没有什么不同,社会认可也没有什么不同,这严重限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积极发展和促进高等医疗专业教育改革,我们必须首先找到合适的职业教育方向。

2.办学模式不鲜明

不同的教育目标必须导致不同的学校制度。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缺乏理解和不准确的方向,许多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忽视了在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有些人只是模仿普通的高等教育。课程基于系统的理论训练。教科书是普通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缩小版,扩大了理论的基础。此外,一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将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任意削减理论课程和基础课程,从而降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标准,削弱职业教育的科学性质。这两种方法偏离了高等医学专业教育、培训目标和正确方向,并导致医疗专业高等教育在面对一般高等医学教育和短期职业培训时失去竞争优势。

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3]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期和不明确方向,我国相当多的职业大学要么简单地模仿课程中的普通高等教育,要么遵循过去传统的职业教育或一般专业教育的方式。因此,为每个专业制定课程既不明智也不科学,这主要反映在下列方面。每个学校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主要是通过应用没有职业教育特征的学士学位课程而压缩的;某些课程的教科书被分配到不同的专业领域,没有专业教育的特征;重复课程系统和重复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没有帮助。这种培训方案显然不是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技术特征展开的,而且很难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目标。

4.医学生素质教育薄弱

在21世纪,医学模型将进一步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这一专业特征不仅需要医科学生深入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广泛的人文知识,正确看待生命和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制度、教学制度和许多人类因素的限制,医疗教育缺乏人文学科培训的学生以及病人的质量和技能培训不足,导致医科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术基础狭窄和缺乏人文知识。文化质量令人担忧的情况。

5.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由于缺乏对高等职业学院重要性的充分理解,有关部门没有给予专业大学应有的关注和支持。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时不愿选择职业高等学校,这使得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结构毫无根据,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数量也很低。事实上,有很多学士学位的老师,但很少有学士学位的老师,甚至很少有老师不符合标准。医疗工作者往往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教育只关注专业知识的转移,却忽视了人道主义品质的发展,包括思想能力、创造力和道德品质。人文学科的教师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与讲座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少,无法培养具有综合质量的高水平医学才能人才。

二、医学高职教育的发展对策

1.要明确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我们必须坚定地相信我们有医学专业的高等教育。随着医疗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相关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并在不久的将来逐步改善和标准化。其次,在管理学校的指导意识形态中,我们必须坚决依靠市场和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体制和机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着根本作用,即人口和财产的流动主要由市场控制。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建立什么样的专业,也必须由市场需求信号来决定。

2.要改变医学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社会需求和就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放置在工作场所学习它需要修改培训类型研究、基于知识,注重技术,即注重就业和社会需要培训。与此同时,人才培训制度也必须从一个独特的技能模式转变为一个能力模式。医疗专业教育的培训制度应以社会需求和医疗保健专业人才的使用为指导,以质量和技能为指导,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培训,实行平等重视学术证书和专业技能的制度。

3.要加强医学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与医学本科不同。它不是根据学科领域而定,而是根据适当的技术、工作岗位或目标而定。这并没有强调专业对社会的广泛适应性,但它强调了服务对象的相关性。为了创建一个专业,我们必须处理多样性和社会需求波动与学校稳定之间的关系。根据教学目标,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學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要方向,以及雇主和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预期,我们必须开发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以及医学特性遵循高等职业教育。

4.要加强医学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医学专业教育的发展中,教师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狭窄的领域。加强教师的结构是实现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由于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必须建立一个双学位教师团队,可以教授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培训技能。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们应该适应培训目标的调整,不断调整内部结构和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医学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时间的变化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3-6.

[2]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14-17.

[3]上海职业技术研究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J].职教通讯,1999,(7):8-11.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医学教育高职教育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