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和治理对策
2019-10-21张秋月
张秋月
摘要: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正在全面实施中,不仅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抓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成为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的重中之中。为此,本文深入研究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新农村的建设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设备的建设工作、加大资金的投入流动和强化政府的监督和管理职能,以此来构建一个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
1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其中的“新”。农村要想走向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就需要在原有的经济和生态基础上,向着一个更为长远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应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看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
2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由于很大部分群众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认认识,部分干部没有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自然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热情并不高涨。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在思想本质上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就比较缓慢,构建和谐生态的农村环境意识就比较淡薄。此外,由于国家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宣传力度没有深入到人心,群众对建设农村环境的关注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
2.2政府的对于农村环境的保护不到位
政府以及社会组织机构缺乏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管理,在具体的职能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又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存在着问题,如环境、农业等部门都有自身的业务工作,所以都是各管各的,没有相互的配合。再加上政府的监督力度不够,对企业的处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农村的诉求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2.3农业生产技术较为陈旧
一方面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的农药和化肥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另外,由于缺乏较为完備的施肥施药配套技术,不仅严重浪费了农用化学品,同时还污染土壤和环境,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益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农膜带来污染,严重的破坏了农田土壤结构,农民大肆焚烧秸秆导致大气污染。加之农民将人畜粪、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的河道水体,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2.4基础性的环保设施差
现阶段,农村环保的基础设施较差,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方面。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建设了沼气池,但这些沼气池的标准化处理设施也不到位,导致养殖产生的粪便无法及时排除。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如造纸厂、纺织厂等,这些大部分都是在城市的边缘地点,接近农村。这些工厂在缺乏基础环保设施的情况下,污水随意排放,远超标准的范围。
3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1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能力
增强农村的环保意识,是减少农村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基于此,就需要政府做好相应的环保与宣传工作,要充分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同自身的利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同时,还要发挥出新闻媒体的优势,可以通过电台、广播等传播媒介,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将科学技术放置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开发与治理进行综合探讨。指导农民使用化肥与农药,在塑料薄膜的处理上,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降解。同时,在农作物灌溉中,提高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水平,将农业的水资源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集约型的管理,开展节水农业工作,尽量的减少耗水量,以此来促进农村环境改观,向着一个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2加强基础设备的建设工作,实现废物的减排量
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就需要加快基础设备的建设工作。针对农业生产污染问题加强科学治理,做好土壤修复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避免或降低因农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同时,对于一些农村污水、垃圾等生活问题,也要提供一定的保障机制,尤其是对一些矿区的农村地区,相关部门更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管理。
3.3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缺乏必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这样一来,就无法进一步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对此,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环境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比如,设置垃圾分类站、垃圾桶,大力号召广大农民不断创新垃圾循环利用新技术,或是鼓励农民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通过这些措施弥补能源不足现状。另一方面,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模式,从而更好地通过实行典型示范,大力推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农业模式。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并根据生态模式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农业发展结构,比如,积极创办花卉公司、花卉公司等,最大化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3.4大力实行规模绿色农业生态建设
为进一步控制农业污染,必须要积极推动农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城镇集的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切实引导农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切实有效地推动、农田综合管理、污染土地的治理修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村实用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村使用可降解农膜、新型肥料、多功能农业机械地等,推动有机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
4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对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其成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生态环境问题中的环境污染,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更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以此来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3.
[2]许经伟,潘莹.黄河三角洲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3):123-126.
(作者单位:辽宁宇洁环保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