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析

2019-10-21李龙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程改革开放

李龙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育人理念、教学体系和育人格局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全面协调,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历程

引言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新问题和新形势,以史为鉴,回顾梳理不同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4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

1.恢复奠基时期

1978年4月,以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恢复奠基时期,开始注重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1980年4月,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学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针对当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提出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的相应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恢复并回归正轨。

2.改革發展时期

199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改革发展新阶段。《意见》整体规划了学校德育工作以适应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为贯彻落实该意见,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全面系统的规范了高校德育工作,从德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考评、实施等方面对高校德育工作给予了指导,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德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此外,为了应对一些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跟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进一步落实“三进”要求,深化“两课”改革,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此方案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理性和时代性,充分适应了新形势的要求。

3.开拓创新时期

2004年中国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开拓创新时期。该意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充分把握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并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其所涉及的工作和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方面,实施了“05方案”,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大力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严密的课程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作为二级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学科地位的提高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又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与学科化不断深入发展。

4.全面推进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以2016年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标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面推进时期。这次会议不仅突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出党中央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布局、新规划。

二、改革开放4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意义非凡的现实启示

1.坚持正确导向,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鲜明旗帜

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的,立德树人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规制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内容、途径和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和基础,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提炼出的宝贵经验。必须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以贯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

2.坚持与时俱进,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要坚持育人方法的与时俱进。育人方法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要素。4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大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创新方式方法,极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在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潮流的带动下,我国已经实现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数字化、现代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现代多媒体技术、互联网与思想理论教育整合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社会环境、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带来的新挑战时还有许多的不足。因此,面对这些新变化、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继续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3.坚持全面协调,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

坚持全面协调,首先要突出重点,牵住“牛鼻子”。4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重点突出,着力在“主渠道”和“主阵地”两个方面下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断推进其纵深发展,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虽说在“主渠道”与“主阵地”两个方面取得的成绩突出,但发展实际与社会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渠道“堵塞”和阵地“失守”的困境。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需要突出重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亲和力与感染力,种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田。

结语

总之,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之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4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育人理念不断创新。教学体系日益完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纵深发展。育人格局逐步扩大,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全面化、系统化的趋势横向延伸。

参考文献

[1]骆郁廷.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2018(1).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程改革开放
中国的历程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